121小说网
《如闻流珮》

25. 淮明

三月,江南。

一场雨水过,府衙前的杏树发了新枝,心急的花浅浅缀在上头,风吹过,打着旋悠悠落地。

淮明府衙新升任的主簿刘禄才指挥杂役扫清地面枝叶,眼见青石砖上又出现星星点点的白,急得亲自动手,挥起扫帚扫净残花。

待一切就绪,刘禄整理衣冠,打起恭敬的神色,带府衙里的人一路排开,静候京城钦差。

不多时,路那头远远现出一道策马疾行的挺拔身影,刘禄清一清嗓子,喝令手下的人提振精神,准备迎接钦差仪仗。

等了许久,刘禄既不见开路衙役,也不见官轿,正纳罕间,面前却出现一道钦差令牌。

淡淡的声音不疾不徐道:“主簿刘禄?”

刘禄浑身一震,连忙施礼:“淮明府衙刘禄,拜见大人。”

“不必多礼。”孟倾止住他的动作,将手中缰绳递给衙役,径直迈步走进府衙,“文书堂在何处?”

这位钦差竟跳过繁文缛节,直奔清查丈量册而去,刘禄愣上一愣,躬身道:“回大人的话,文书堂在府衙后方,容小人带您前往。”

他再一躬身,领孟倾穿过前堂,一面忍不住偷眼打量年轻的钦差,心里犯了嘀咕。

淮明豪族在地方上横行已久,连出身行伍,一身胆子的知府也不敢轻易去触霉头,这钦差瞧着就是个白面书生,可别干到一半吓破了胆,灰溜溜撂挑子走人。

刘禄兀自走神,忽听走在身前几步的人问道:“若本官没记错,淮明地方以董、方、晏、苏四家势头最盛,田产最丰?”

刘禄连忙回神:“回大人的话,方、晏、苏三家的人丁在十余年前迁出淮明不少,眼下淮明除了董家,便是陈、梁二家。”

孟倾若有所思地点头。

他又问上几句各家的姻亲关系,刘禄凭记忆一一对答,直说到文书堂门前,刘禄躬身推门,拱手道:“大人请。”

孟倾道声有劳,将要迈步,又转身问刘禄道:“本官来时,见你在府衙门前备下钦差仪仗,眼下可还在?”

刘禄道:“尚在门前恭候。”

到底是个好排场的,刘禄暗暗庆幸自己懂规矩,没愣头愣脑地撤去仪仗。

方要请孟倾去府衙正门,孟倾却微一摆手,吩咐道:“你带着仪仗,去董、陈、梁三家门前走一遭,记住,要造出声势。”

刘禄一头雾水:“只叫仪仗去走一遭?”

孟倾迈步进文书堂:“是,只去那三家门前,莫要惊扰了百姓。”

刘禄困惑地领命。

宋桢在孟倾身后掩好门,搬来天奉五年来的丈量册,问道:“孟侍郎,那三家人气焰嚣张,连知府派去的丈量官都敢追打,我们不该小心谨慎些,尽量不露踪迹么?”

孟倾摊开丈量册:“你可记得今早在行馆前遇见的小贩?”

宋桢自然记得:“那小贩光挑个担子,筐里却没几样货物,也不怕亏本。”

孟倾低头道:“那是董家派来打探情况的小厮。”

“他们既有心打探消息,我们便光明正大地走一趟,以免府衙里别有心思的人与之勾结,不干不净地动手脚。”

宋桢奇道:“侍郎如何知道那是董家的人?”

孟倾翻过一册,拿来最新一册丈量册比对:“他筐里装着的土货只在董家田里长,别处并不多见。”

宋桢对自家侍郎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禁感叹:“我昨日还奇怪,为何您放着安排好的行馆不住,只在驿馆落脚,原来是要避开那三家的人,以免多生事端。”

孟倾顿了顿:“那是因为户部路费不足。”

手头银两只够一行人住在四面漏风的驿馆。

宋桢顿时没了言语。

半晌,他干笑两声,抱起丈量册,自去一边开始清查。

*

仪仗绕城走过一遍,钦差来淮明主理清丈田地的消息随之传遍了董、梁、陈三家。

素来不对付的三家人难得一致,放下争田的纠葛,联手齐心抵抗前去清田的丈量官。

丈量官向刘禄如实禀明田中乱象,刘禄面色愁苦地转说与孟倾,末了接道:“我们本想从人丁最稀的陈家入手清田,谁知这三家通气,互派家丁守田,陈家田里站着梁家与董家的人,根本动不得手。”

孟倾轻敲桌案,听罢略一思索,带人去了陈家宅第。

衙役急叩门环,门后慢慢地响起人声,好一阵磨蹭,陈家老太爷拄拐出门,不甚诚心地行上一礼。

手边一左一右是董家与梁家的管事,陈老太爷挺直腰身,有人撑腰,说话也底气十足:“小民愚钝,不知大人来此有何贵干?”

刘禄跟在孟倾身后,喝道:“朝廷有令清丈田地,你陈家抗命不提,眼下又对钦差不敬,是何居心?”

“不敢,不敢。”陈老太爷黑瘦的脸牵起笑纹,显然并不将几人看在眼里。

孟倾不露声色地看向两位管事,避开丈量田地一事,神色和缓地拉起家常:“老太爷近来身子可好?”

陈老太爷不知孟倾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沉着气,得体回道:“多劳大人挂心,小民身子尚算康健。”

“不知陈老夫人近来如何?”

“回大人的话,拙荆这几日头风发作,眼下在房中歇息,实在是起身不得,不能参见大人,望大人勿怪。”

“无妨。”孟倾神色更加温和,“本官在淮明认得几位医术高明的大夫,这便请来为老夫人诊治。”

陈老太爷眉头一跳,躬身道:“小民已为拙荆延请大夫,如何敢再劳烦大人?”

“不必多礼。”孟倾扶起陈老太爷,“算来本官还与陈家有亲。”

此言一出,梁、董二家主事双双变了神色,两人极隐蔽地对视,原先与陈老太爷一致向外的气势有几分松动。

陈老太爷察出身旁两人的惊疑,梨花木杖一顿,沉声道:“小民一辈子面朝黄土,如何有幸与大人有亲?”

孟倾镇定地编造道:“本官姑母是陈老夫人远亲,从前还在老夫人房中学过女红。”

陈老夫人出身望族,家中亲族极多,时有小辈去老夫人房中走动,陈老太爷亲眼见过,不由信了几分孟倾的话。

“姑母姓申,不知老太爷可还记得。”孟倾回忆着刘禄同他说过的陈家姻亲。

听他说得笃定,陈老太爷余下的怀疑随之烟消云散,只剩下不知如何应对的沉默。

面对如此情形,梁、董两家管事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两人虽依旧站在陈老太爷身旁,距离却比先前疏远不少。

孟倾点到即止,留下陈家门前各怀心思的人,气定神闲回了府衙。

过后几日,丈量官听从孟倾吩咐,不时去三家田中清查,先在董、梁二家声色俱厉地要求清田,再去陈家装模作样地丈量,只草草看一遍就走。

不到五日,陈家侵占田地的证据便送上孟倾案头,桩桩件件,无一遗漏。

孟倾细细读完,唤来刘禄,把极厚一叠证据交给他:“叫刀笔吏原样抄一份,送去陈家。”

证据送往陈家,老太爷星夜赶至府衙,在孟倾跟前声泪俱下说了一宿,攀咬出不少董、梁二家的丑事,有心借此开脱陈家罪责。

孟倾和颜悦色送老太爷出府衙,转头请来董家管事,一面叫人奉茶,一面对戒备的管事道:“本官并非不懂变通之人,倘若管事能诚心投向朝廷,交出梁、陈两家侵占旁人田产之证,本官可保董家无虞。”

他让刀笔吏呈上记录完备的文书,十张纸有余,皆是董家过去犯下的不法之举,末尾盖有宋桢诈来的陈老太爷名印。

董管事沉默看完,权衡半晌,躬身道:“董家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被孟倾传唤而来的梁家管事正走到前堂后方,隔着门扇,恰恰听到董管事这一句话。

梁管事大惊失色,强打精神应对完孟倾问询,礼也来不及行,匆匆奔回梁家通报消息,劝梁家老爷莫落了下风,快赶在董家之前投靠朝廷。

三家人你供出我,我牵扯你,胡乱斗作一团,直斗得精疲力竭,抖落出一大摊陈年旧案,甚至惊动了刑部,从京城派远远来人手协查案情,叫三家又伤不少元气。

*

眨眼春去夏至,残红消尽,绿意渐浓。

蝉鸣大盛,老树枝叶投下浓密阴凉,孟倾端正坐在长凳上,一手平握茶碗,听刘禄报道:“日前陈家田地清丈事毕,所占田地已依照天奉十八年丈量册记录返还原有田主,梁、董两家仍在清查,应能在十日内完成。”

孟倾喝一口茶,道:“辛苦。”

六月天气炎热,不过两三句话的功夫,刘禄已是满头大汗。

他擦去额间汗水,看向衣衫严整的孟倾,忧心在田边坐了大半日的侍郎不耐暑气:“大人不若先回府衙避暑,待清丈事毕再来不迟。”

“不必。”孟倾摇一摇头,道,“日头炎热,刘主簿且先歇息片刻。”

刘禄谢恩,去田中唤几位丈量官过来歇息,几人掇一条长凳坐下,茶壶绕着桌传过一圈,最终在刘禄手边停下。

刘禄口渴难耐,倒下大半碗茶一气灌入口中,未及下咽,看见孟倾推开茶碗朝田地走去,刘禄不好再歇,慌忙用手背抹一抹嘴角,迈步就要跟上。

孟倾瞥一眼刘禄,将他按回长凳,自拿过丈量册下田巡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我的科学时代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少女的野犬 庶女摆烂日常 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非人类夫君 新搬来的邻居 女主她是地府关系户 港夜沉迷 星际第一动物园 老爷子他飒爽又威风 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 园长!又来一批S级 任务又失败了 谁说我是明君!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