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张氏暴论20,赶英超美
第177章张氏暴论2.0,赶英超美
“张总!欢迎欢迎!欢迎啊!”
张大安老样子坐的是A6,而且还是旧款的,就在彭城市里转转也够了。
不过他一下车,省里几个人早就候着,他一下车,胳膊已经伸过来握手。
周围噼里啪啦拍照声不绝于耳,有些媒体人还都认识,一些原先不如意的,如今跑去“张安传媒”混得有模有样。
主要是“张安传媒”做电视教育、卫星教育做得不错,并且已经敲定了一颗卫星,打了个七折,总价一亿六千五百万,包设计和发射。
已经是目前国内能公开买到的最好技术,其中一部分顺便做个测试,有个博士后流动站挂在“张安工业联盟”名下。
可以说支持高新技术这一块,张大安随便拿一条出来,就是可圈可点。
不过这一亿六千万只用了一个月就回本了。
没办法,华东六省一市,全都签了一份转播合同,是专门用来支持电视教育的。
以沪州市为例,长期都有非常庞大的援助任务。
可不是只有援建任务、财政转移支付任务,还有科教文卫上的援助任务,像豫章省的技工培训体系,就是几十年前“沪州师傅”这个群体完成的县乡村搭建,包括不限于轻纺机械维修、农机维修等等。
如今在教育援助上,人力资源援助在减少,主要是愿意吃苦的变少了,以前沪州的老师傅工资,和在豫章省的,没有什么区别,最多一个月十块钱的来去。
现在不一样,差距在五倍以上,那指望普通人以高风亮节来驱动,是不切实际的。
而相对落后地区,又无法在生活条件上抹平过大的差距,就只能等捐款捐物。
谁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实际情况摊到个人头上,怎么选择很难说的。
这光景沪州市的做法,就是捐电视机,哪怕蒙兀省最偏远的窑洞,把电视机捐过去,只要能通电,电费沪州市也能提前预支。
在这个情况下,由电视教育来完成乡村教育普及。
这算是个折中的办法,唯一缺点就是当地的“代课老师”水平,很有可能本身就跟不上电视教育的内容水平。
不过这对张总教头来说,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转播合同他拿到手就行了,之前就已经卖过“张安教育”的授课录像,现在不过是再卖一遍。
江口省这么多区县有线电视,只要愿意买,就能在本地播放,很多区县培训班,都是每天准时收看“张安教育”的课程。
倘若进度不一样,还能花钱点播,这个就看财力了。
不过就像有熊孩子点播拿遥控器在电视上玩游戏一样,教培机构根据目录点播课程还是相当多的。
本来已经快要**的录像带业务,因为这一波大热,空白录像带的销量还小小地反弹了一下。
基本上到现在为止,从东圩港中学身上赚到的“周边收入”,大概在两倍左右,这个事情除了高管,也就各分校的地方股东才知道。
而这些股东,不是什么教育投资公司,就是教育事业发展公司,都是国有企业。
正如现在来迎接张总教头的人当中,在外面第四圈的位置,就有彭城市四个区县成立没多久的教育产业发展公司老总。
说是老总,跟以前的张叔叔一样,就是个科长。
除了壳子一无是处,唯一存在的作用就是让新东圩港中学的彭城分校落地在他们的辖区,不落地就裁撤。
功能就是如此单一。
“陈**,这么客气啊。”
“张总第一次参加我们的会议,不重视怎么行?张总,请请请,实在是盼星星盼月亮,盼了您两年半啦。”
两年半?
要素察觉。
不过也是正常,反正第一次拿到全国高考状元的时候,他就没给面子;文理双修状元的时候,还是没给面子;三连状元的时候,已经是高考界GOAT的张总教头,那更加不需要给面子。
什么人情世故,还不是没实力。
对自己用人情世故才是应该的,就像现在这样。
身材高大的张大安还在发育,也不知道会不会长到两米去,体型也比过年的时候大了一圈,祖传的大骨架能挂肉,跟周围人一对比,十分扎眼。
进到了会场,陈**小声跟张大安道:“张总,这次会议是多媒体同步的,京城那边有办公室旁听和观摩。”
也是担心张大安发癫,所以提前打了声招呼。
此时矿大的代表也过来握个手,前排一整排招呼打过去,张大安咖位可见一斑。
且不说需要他的影响力,就说财力这一块,一个新东圩港中学的分校落地,第二年开始就能等着收税最少五百万。
这还只是新东圩港中学的分校本身,还没有算教职工个税大概也要两三百万左右。
一个分校让一个街道过得有滋有味根本不是问题。
至于说间接影响力就更别提了。
“京城怎么会旁听?这不是省里的会议吗?”
“这不是您之前在职业教育上发表的看法,很受重视嘛。今天主要是关于工业化的议题,如何将工业化的重要性,深刻地传达给广大青年,是个非常困难又严肃的事情。对您的期待是很高的。”
“那我可就即兴发言了啊。”
“啊?”
陈**吓了一跳,不是你别搞我啊。
对于张大安的赫赫威名,他是领教过的,城东区那帮土鳖被整得死去活来,直接大换血来了一套。
现如今“张安教育”旗下的工程设备技能培训能够做大做强,就是因为城东区的本土势力被打残了。
正常情况下,类似这种业务,就跟驾校差不多,属于“地头蛇”的钱袋子,哪能让外来户吃干抹尽。
现在不仅仅是吃干抹净那么简单,张大安连“地头蛇”都吃了,判刑的几十个。
再加上原先城东区的司马聪绝对做了点什么事儿,否则不至于说被张大安在城东区定点爆破,让关长生的复仇华丽到让人难以置信。
陈**不想当高配司马聪,当然了,他也不想被爆破,只求张大安稍微做个人。
“老陈,不要紧张嘛。”
“……”
老、老陈……
“对了,老陈,我听说你有个本家兄弟是个特级教师,上个月被停职了?”
“……”
哪壶不开提哪壶。
老陈的确有个老家的兄弟,还没出五服,叫陈景休,在江宁市的一所示范高中教**课,能混成特级教师,那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今年刚过完年,此人就跑去建议,把津贴从八十块钱一个月,提升到八百块一个月,不然特级教师这点儿工资,在江宁市也不好混啊。
然后他就被停职了。
给学校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虽然同事们非常支持他,但不多,而且都是提供帮助之外的一切帮助。
老陈怎么着也是个“人中龙凤”,整个江口省,他这个级别的,一共就两百个人。
换成一般的企业家,见了老陈怎么可能跟张大安一样,一点儿礼数都没有。
陈景休呢,多亏了他这个没出五服的兄弟,所以也没啥大事儿,就是等着重新找份工作得了。
赶巧张大安要挖人,而且**组的组长也确实缺少个有实力的,像陈景休这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第一时间就接触了。
暂时陈景休还只是观望,他还盼着“大赦天下”让他重新回到原先单位呢。
可惜,竞争激烈啊。
“陈景休是被停职了。”
没说开除,也没说别的,老陈口风还挺严。
张大安笑了笑,“帮我做个中间人,带个话,让他来沙洲培训一下子看看,要是面试通过,今年高考一结束,文科班重点打造**组,他来当组长。”
“……”
听到这话,老陈愣了一下,因为怎么说呢,新东圩港中学的各科目组组长,那一年工资可不低,今年要是能签合同,说不定能有十八万的年薪。
虽说老陈不至于心动,可家族里面特级教师并不少,陈景休只是其中之一。
其实现在“张安教育”内部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制,原先语文组组长韩铁拐被任命为新东圩港中学江皋分校的校长之后,就筹备了“语文事业部”,事业部下面设置有三个语文组,同时还有语文出版组、语文制作组等等小组部门,从内部晋升渠道来说,明显多元化了许多。
毕竟有的语文组的主讲,感觉无法胜任高强度的一线授课业务之后,转岗继续发光发热也是个选择。
目前搭建起来的科目事业部,只有“语文事业部”、“数学事业部”和“外语事业部”,其中“外语事业部”开启了偷鸡战术,那就是当一个英语彻底不行的时候,迅速转为高考选择日语。
能超分三十分以上,效果非常可观。
当然前提是还得额外支付一笔日语强化训练的费用,这并不适用全部的学员,但满足条件的学员家庭数量,现在是每日俱增。
张大安也是提前埋伏了一手,恰好跟江宁市高校圈有不错的关系,自然是能榨多少好处出来就榨多少。
等以后在这条赛道上全是竞争对手的时候,一年十八万的年薪,可搞不定专业吃这碗饭的人。
也因为有了这个基础,张大安一直想要将剩下的科目都组建事业部,尤其是文科班的潜力巨大,但投入产出比不上理科,所以砸进来的资源比较有限。
可陈景休这么一个**课特级教师引发的事件,是个非常不错的契机,本来今年就能厚着脸皮打入江宁市,明年约定之期也已经到了,开分校也是合情合理、有理有据。
只不过呢,人力资源上肯定是竞争激烈。
现在陈景休说要把特级教师的津贴从八十块钱一个月提到八百块一个月,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到了明年,可就不一定有这个机会了。
道理很简单,明年江宁市为了稳住本市的优秀教师不要流动,会出台一个地方政策,江宁市的特级教师,一个月津贴将会提升到一千两百块钱。
陈景休这个倒霉蛋没赶上好时候。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陈景休这个倒霉蛋,才有了好时候。
谁知道呢。
反正现在张大安在省里没听说有风声要加钱。
张大安的计划,就是借陈景休这事儿,公开喊话一个月加三千块钱的津贴……
先整活儿,然后再给陈景休宣传宣传,顺便把江宁市冷门科目的“陈景休”都挖过来,其实主要就是**课、地理课了。
愿意学习思想**的高中生很少很少,几乎都学不进去,也正因为学不进去,这是打造“文科班”的潜力项目。
刚巧老陈又是陈景休的兄弟,必要时候狗叫两声让老陈应和两句,总不能说一点儿人情不讲吧。
又不是都跟张大安一样。
老陈就挺无语的。
既然是“人中龙凤”,自然是听张大安一提陈景休,就知道这货没憋好屁,更没安好心。
可是话又说回来……
有什么关系?
这江口省两百个“人中龙凤”,能跟张大安谈笑风生的,其实一只手就能数过来,退一步来讲,自己反而是多了一条进步的路子。
选择性很大。
科教文卫,除了医疗卫生这一块不好说,另外三个,张大安可都是沾边的。
当然要是把“张安健康”这种算进医疗卫生,那就都沾边,而且都很有实力,随便哪个都是“规上企业”“重点企业”“龙头企业”“明星企业”。
但凡有一个招牌是自己推动的,这进步的可能性不是有没有,而是有多大。
到了他这个级别,光靠努力没用,是个人都在奋斗。
重点还是看历史的机遇,偶尔看时代的进程。
放眼全国,翻车率谁最高不知道,但“三连状元”……一定是最低的那一圈。
不用有任何怀疑的。
怀疑本身就是对自己走到这一步的否定。
这年头,就没有几个人是靠枪杆子走到这一步的,全靠笔杆子。
知识就是力量。
老陈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反正就是说回去问问看,话是不能说死的,不是不想给个准信儿,纯粹是职业习惯。
务虚部门就是这样,要是直接给个准信儿,那就相当于能说什么是真理了。
哲学上的事情,能瞎勾八胡扯吗?
不过今天开会,也是哲学范畴,不过是怎么解构工业化。
时值青年团体成立八十周年,十五号在京城开大会,江口省这边步调就算没有齐鲁省那么齐整,态度还是很端正的。
今天来这里开会的,矿大学生会、江宁大学学生会、江宁工学院学生会、海大学生会等等代表也都来了,这一批人如果毕业了,大概率是要做“职业牛马”的,为人民服务嘛。
倒是彭城本地的中学生代表还挺兴奋,第一次看到活的“狗安”。
不过这会儿倒是喊一声“安哥”,挺客气。
“安哥杯”的城市小组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各地都涌现出了不少高手玩家,光“狙神”就有十几个,谁能成为最后的“狙神”还不得而知。
反正大赛要到“国庆节”,还早着呢。
轮到张大安上台发言的时候,明显多了不少摄像机,掌声也热烈了许多。
“感谢本次大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发表一些看法,之前准备要讲的内容呢,原本是关于工业化的。但是我想了想,只讲工业化,对像我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来说,还缺少一点前因后果的脉络。”
“所以,在谈工业化之前,我先谈一谈工业**,算是一点浅见,也是同龄人之间的互相交流一下。”
这个开场白突然就让人一激灵。
哪怕老陈也是如此,因为他突然想起来,自己女儿跟张大安同岁,这会儿上大二呢。
不仅仅是老陈,很多人都是如此,有的人子女已经参加工作了。
跟讲台上的张大安一对比,陡然就魔幻起来。
这、这不对吧。
“从我的一点浅见来看,过去普遍为世界所承认的工业**,一共有两次,从最底层的技术应用来说,都是能源利用的效率跃迁。从简单使用天然化学能,再到二次精炼之后转化为电能,效率让人类数量上到一个台阶,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社会分工。”
“有了庞大的社会分工,也就有了我们认知中所熟悉的就业,进而催生出了工业文明。这跟农业分工形成农业文明,底层逻辑是不变的,依然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当下互联网、电子计算机等等新兴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在过去,主导这一切的美国人,提出了‘第三次工业**’就是信息化,这是谬论。”
“信息化依然是电气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警惕这种定义话语权、主导话语权的模式,年轻人要尽可能地去争夺国际话语权,为我们国家拓展生存空间。这个生存空间,不仅仅是现实中包括生命权在内的诸多**,还有在虚拟空间中的**话语权,这是我们当代青年的应尽责任。”
“……”
“……”
“……”
不是哥们儿?
你在“金榜博客”上那抽象的狗样,不像是会讲出这种话的人啊,怎么画风变化如此之剧烈?
连老陈都是“虎躯一震”,震了又震之后,才确信没听错,也没请错人。
是“张安同志”没错了。
“基于这个责任,我们就要清晰明了地搞清楚一件事情,在新世纪的工业文明发展中,一定会有新的斗争,并且伴随新的矛盾,我们要做到,既能预判,又能解决。我们既要学习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先发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也要大胆地为工业文明发展的正确秩序而挺身而出。”
“真理,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美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因曼说过:我想要谈的是关于操纵和控制原子尺度上的物质的问题……我已经说明这方面确有发展潜力——我们可以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进一步缩小器件的尺寸。现在我想说明的是这一发展潜力还非常之大。”
“他在微观尺度上,预测到了电子束与离子束制造、分子束外延生长法、纳米压印术、投射电子显微镜、单个原子操控、量子效应电子技术、自旋电子技术等等技术的应用,我们现在将这些技术,统称为‘纳米技术’。”
“他在‘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之前,已经预判到了微观尺度上的生产制造,美国人敢说信息化就是‘第三次工业**’是有底气的,因为确实提升了整个工业社会或者说工业文明的效率。”
“但是,终究没有突破电气化的本质。”
“那么毫无疑问的是,在本质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在现有的能源利用方式下,我相信,文明和文明的等级只要没有出现代差,谁掌握了最大数量的工业文明载体,也就是工业化人口,谁就掌握了未来。”
“从这个发展方向来讲,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我们这个最庞大的工业文明,赶上乃至超过整个西方先发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会太久。”
“在座的绝大多数人,都可以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这个重要的历史进程。”
“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因为在未来的几年内,我们的工业化人口总量,必然是要超过美国加上日本总和的。那么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那就是在我们全社会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者超过整个西方先发国家之前,我们的工业化规模,会率先超过。最后形成滚雪球效应,完全不可阻挡。”
……
本来省里是想着张大安讲点儿吉利话,大家高兴高兴,但是现在这一出,着实让人吓了一跳,你要说务虚,也确实务虚,但跟平时完全不一样的路数,甚至有点儿“跳大神”的意思。
可要说否定,仔细一琢磨,还挺有道理,挺像那么回事儿,就是过于自信。
什么叫“超过整个西方先发国家是一个客观规律”啊?
怎么听上去有点像是“张氏赶英超美”呢。
可话又说回来了,别人讲这个,年轻人图一乐。
张大安讲这个,那身份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可是“三连状元”,同龄人中“最厉害”“最牛逼”的那个。
把“算你厉害”的那个“算”直接去掉。
他讲话是有说法的,影响力不会小。
在时下社会上普遍还是仰望“人类的灯塔”的观念不同,张大安上来几段“赶英超美”的话,在绝大多数圈子里都是离经叛道的范畴。
不过,这话还是得看谁来讲。
张大安这么一开口,那就真有人愿意当真的去听。
毕竟人家是“三连状元”,你能比他还牛逼?
“我无法预测下一阶段的工业**如何发生,但我相信,下一阶段的工业**,会在哪里发生。它只能在最大的工业文明中诞生,因为只有最大的工业文明,才能提供足够多的社会分工,像源源不断的养分一样,来孕育催生。”
“在此之前的工业化大发展,不管新技术有多少诞生,依然算不上工业**的范畴。但是社会生产效率的的确确在提升,所以我愿意用软件版本的升级更新来形容。如果说信息化算是在电气化基础上升级而来的工业文明3.0版本,那么我们正处在工业文明3.0向4.0版本升级的过程中。”
“我们身处其中,也必将看到这个阶段中,全社会各行各业发生的剧变。诸多新兴产业的**也将发生,这些产业中的剧烈变动,会有非常鲜明的三大特征。”
“第一,产业的高知识化和高新科技化,新产业借助新技术来改变旧的产业结构;第二,产业的高度集中化,新产业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个别超级企业的细分市场事实垄断,不因其资本结构而发生重大改变;第三,产业结构从复杂走向简单,知识创新产业集群将会直接面向消费市场,同旧有的生活需求关联产业集群有着截然不同的运转模式。”
“这三个特征,都需要新兴产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