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雒县归降刘备,孙权出使曹操
雒县。
法正已在城中住下,等待吴懿与费观商量出结果。
几日时间过去,二人依旧悬而未决.
好在,法正也并未出言催促,一副不甚在意的态度。
而法正越是不着急,吴懿、费观二人反倒越急。
投降与否毫不夸张地讲,这个决定关乎二人的后半生,甚至是家族的延续!
不投降:
即将面临的就是四万联军强攻,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大概率会城破身陨。
身死也就罢了,就怕死的没有意义。
听法正的意思,成都城中还有内应,大概率成都也守不住,刘璋迟早都要完蛋。
既救不了刘璋,也救不了成都。
为一个即将覆灭的政权牺牲岂不是白**?
甚至因为二人的负隅顽抗,惹得刘备不喜,之后还会连累各自的家族没落。
反之,如果选择投降
其一,能保住自身性命。
其二,归顺刘备有大功,日后定然是座上宾,家族依旧兴旺。
其三,一旦雒县归顺,刘璋注定必败无疑,也没人能找他们秋后算账。
如此看来,不投降都是坏处,而投降则都是好处。
“子远兄,咱们何去何从?费观愁眉苦脸。
吴懿深吸一口气,直接道:“降吧.
“啊?!
尽管心中已经动摇,但听到如此直白之言,费观还是忍不住大惊失色。
“咱们跟使君的关系.
“刘璋大势已去!吴懿打断道:“机会难得,咱们应该趁此划清界限呐!
费观闻言一怔,吴懿继续说道:
“张鲁与刘璋的仇怨,你肯定一清二楚。
“昔日刘璋灭张鲁满门,待到成都城破,张鲁定然会以牙还牙!
“你我现在投降,就能与刘璋划清界限,之后也能保住咱们的家人不受牵连。
“宾伯。吴懿提醒道:“有刘皇叔出面,保住你的妻儿、姑母,应该没有问题。
费观的妻子就是刘璋之女,儿子是刘璋外孙,姑母是刘璋之母。
倘若张鲁要灭族,这些人显然都在株连的范围内,绝无幸免的可能。
但若投降有功,让刘备出面求情,肯定能让张鲁高抬贵手,放过这部分人。
“你我投降,有益无害。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费观听闻此言,心中又是一阵动摇。
就算费观投降的消息传回成都,刘璋再如何生气,也不会对自己的女儿、外孙及母亲如何,更不可能拿他们去泄愤。
简而言之,由于是亲族关系,吴懿与费观反倒可以有恃无恐投降。
毕竟他们的家人,也是刘璋的亲人,不会受到任何牵连。
“宾伯,你举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子远兄费观稍作沉默,“言之有理啊!
或许是觉得刘备比刘璋英明,或许是受到王累之死影响,或许是
总之,吴懿与费观最终决定投降。
二人做出与历史上一模一样的抉择,抛开与刘璋的亲族关系,毅然决然投入刘备的怀抱。
这一次,二人好歹还抵抗了一阵子。
历史上这俩人投的更加干脆,基本上就是一个照面下来,然后就直接白给.
“轰隆隆~
雒县的城门缓缓打开,法正意气风发走在最前边,吴懿、费观一左一右跟在身后。
“主公,卑职幸不辱命。
“罪将拜见刘皇叔。
刘备给了法正一个眼神,然后快步来到吴懿、费观面前,搀扶道:
“宾伯、子远休要如此言语,你们是为了蜀中的太平,而选择不起刀兵,何罪之有呢?
原本二人因投降之事,心中多少还有点羞愧之感。
但刘备一个高帽戴上去,二人心里瞬间好受多了.
“传我军令,大军入城暂时休整!
伴随着刘备一声令下,原本在城外的四万联军,浩浩荡荡进入雒县内部。
原本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城池,眨眼间就变得空荡荡
如此显著的变化,显然瞒不过游弋在远处的斥候。
哪怕离得比较远,也能察觉到情况不妙。
成都。
“使君!使君!大事不好哇!
一名斥候飞奔进刺史府,惊慌失措扯着嗓子大喊。
刘璋、刘巴、严颜三人正坐在一起说话,见状心中顿时有了不妙之感。
“出了什么事情?
顾不上斥候失礼,刘璋忙不迭询问情况。
“雒县.雒县斥候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城外的敌军都进城了
“什么?!
此言一出,三人无不震惊,一时间难以消化这个消息。
四万敌军被挡在城外,好端端怎么会突然入城,到底发生什么情况?
没等刘璋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脑子转过弯来,刘巴就是一声叹息。
“唉~看来吴懿与费观投降了”
“不可能!”刘璋下意识反驳,气急败坏道:“他们都是我的亲信之人,费观可是我女婿,怎么可能会倒向大耳贼?!”
刘巴瞥了眼刘璋,眼神中隐隐透着几分怜悯。
为人主者,究竟拉跨成什么样子,才会让亲族都出现叛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