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张任:大耳贼?贼道人?以我观之,插标卖首
“罪将张任,拜见周公。
“将军快快免礼。周瑜亲自搀扶,“当不得如此称呼。
这称呼当初就有人喊,一方面自家老爷子严词反对,另一方面周瑜也有些羞耻。
周公的地位已经类似圣人,周瑜可没脸被人这么喊,否则也太不害臊了。
张任在思前想后,最终还是选择向周瑜投降。
其一,不想让刘璋落到张鲁手中。
其二,不想让益州落到刘备手中。
第一点不必多言,刘璋与张鲁的恩怨,张任作为属下知之甚详。
第二点.张任就是单纯厌恶刘备。
毕竟从刘备没入蜀时,张任就强烈反对,后续更是强烈反对刘备掌兵。
在张任的视角中,周瑜进攻益州,好歹还算有正当理由,因食盐之事而起。
但刘备**刘璋,那就是纯粹的恩将仇报。
自然而然,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张任宁愿周瑜获得最终胜利,也不想看到刘备小人得志。
“明公,罪将有一事相求!张任跪在地上不起身,“还望您一定答应!
“将军请讲。周瑜正色道:“在下无有不允!
“只要您能救我主一命,罪将这条命就卖给你。张任下拜道:“从今往后,为明公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周瑜郑重承诺,“此一役,无论如何我都会保全刘璋性命。
“有违此言,天诛地灭!
“多谢明公!张任感激再拜。
古人郑重承诺,周瑜当众发下誓言,足以让张任看到诚意。
要知道,在司马懿对着洛水胡咧咧之前,这种誓言性质的承诺。
但凡当众说出口,就不用去怀疑真实性。
“将军可以起身了。
“谢明公。
周瑜弯腰搀扶,张任这才从地上起身。
“不瞒将军。周瑜再度开口,“目前蜀中的情况是这样.
没做任何隐瞒,周瑜把刺探到的军情,详细告知张任。
刚才众文武也在商议,尚且没讨论出一个所以然,周瑜想问问张任有何看法。
毕竟相较于外人,张任在蜀中多年,肯定能加了解情况,说不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谏言。
“明公,我谏言先灭张刘二贼。张任听罢立马表态。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让周瑜先去跟刘备、张鲁拼个你死我活,刘璋岂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不是坐山观虎斗?
待到鹬蚌相争、两败俱伤,刘璋就能跳出来渔翁得利。
一时间,众文武心思急转,甚至看向张任的目光都流出冷意。
周瑜不置可否,开口道:“接着说。”
张任径直起身,从案几上拿起笔墨,径直来到一堵墙前站定,提笔就开始在上边勾勒。
众人见状不解,但很快就看出眉目,这分明就是蜀中大致的地理地形图。
但张任绘画出大概轮廓后,最后划出三条纵向的线条,分布在蜀中内、外、中三部分区域。
“明公请看。”张任又在地图上,分别标注几个重要城池关隘。
如成都、雒县、葭萌关、白水关不一而足。
“我主在成都,城中驻军两万。”
“北边的雒县,城中驻军一万。”
“然后就是张鲁与刘备,此刻正在强攻雒县,二人合兵四万。”
“明公位于白帝城。”张任再度标出眼下的位置,然后又在地图上划出一条长长的横线,与之三条纵线相连。
纵线不清楚,但横线从蜀中延伸至白帝城,显然是长江无疑。
自然而然,三条纵线明显是蜀中的区域性河流。
“这三条河分别是岷水、沱水、涪水。”张任继续讲解,“沿长江逆流而上,可分别进入这条三河中。”
“其中,岷水与沱水,都可以抵达成都。”
“一条相对靠内,一条相对开外,故而这两条河也被分别称为内水、外水。”
“而第三条则被称为中水。”张任指着其中一条纵线,手指在地图上延伸,“走这条河可以直抵葭萌关附近!”
“砰!”周瑜兴奋的一拳砸在案几上,“妙哉!”
讲到这里,众人哪里还能不明白。
不管是周瑜方面,还是张任方面,都知晓刘备是从葭萌关南下。
自然而然,葭萌关必然是刘备的后勤据点。
“明公。”张任沉声道:“末将建议走中水入蜀,先不去往成都,绕开主战场,趁着敌明我暗,咱们直取葭萌关!”
“一方面,拿下葭萌关,可以掐断敌军的粮草后勤。”
“另一方面,还可以掐断敌军离开的退路。”
“打蛇七寸,真乃妙计也。”庞统赞不绝口。
“保蜀中太平者。”周瑜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将军也!”
“明公过奖了。”张任情绪低落,“只是不想我主蒙难,能不想让蜀中落入奸人之手,大耳贼忘恩负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义,贼道人蛊惑百姓,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将军放心!”周瑜承诺道:“周某不敢自诩仁义,但绝对不会祸害蜀中!”
“多谢明公。”张任欠身一礼。
“诸位。”周瑜环顾众人,“对于张将军的策略,谁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众人互相看了几眼,没人站出来说话。
很显然,对于张任提出的策略,在座众人一致赞同,哪怕庞统都挑不出半点毛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