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小作坊
“陈记秘制煎饼”的小推车,如同巨石投入湖面后荡开的涟漪,影响力虽然微弱,却持续而坚定地向外扩散。
口碑的积累带来了稳定的客源,甚至开始有一些小餐馆、便利店老板找上门,试探着想要批量订购他们的秘制酱料和半成品面饼。
狭小的出租屋厨房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凌晨时分和面熬酱的声响也开始引起邻居的微词。
扩张,成了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晚上,柳青雯对着计算器和小账本,眉头微蹙。
柳青雯:"
老公,这个月刨去成本和我们三个人的工钱,净赚了这些。"
她把数字指给陈峰看,那是一笔对他们而言相当可观的数目,但相较于租赁新场地、添置设备、申请正规食品加工许可证的投入,依旧显得杯水车薪。
柳青雯:"
而且,万一销量跟不上,压力就太大了…"
陈峰靠在轮椅上,目光扫过账本。
这笔数字,甚至不够他蓝星时一顿下午茶的零头,此刻却关系着他们这个小家的未来和梦想。
他没有立刻回答,手指无意识地在轮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系统被陈峰的思考唤醒。
稍等(系统):"
啧,资金链紧张,A轮融资看来是没指望了。要不……宿主你考虑一下地摊贷?"
陈峰:"
哪有这贷?"
稍等(系统):"
当我没说……"
陈峰无奈,选择无视了系统的馊主意。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陈峰:"
不租大地方。先租个更偏,带小院的一楼民房。"
他思路清晰补充。
陈峰:"
院子搭棚当操作间。便宜也够用。"
陈峰:"
设备买二手的。我看同城网有餐馆转让。除了许可证,看看我们还需要补什么手续,批量订单先接小的,稳扎稳打。"
他的计划依旧保守而务实,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利用有限的资金撬动下一步。
这不是蓝星时动辄亿万的豪赌,而是精打细算、如履薄冰的生存智慧。
柳青雯听着他条理分明的分析,眼中的忧虑渐渐被信服取代。
她总是这样,只要陈峰拿出主意,她就觉得有了主心骨。
柳青雯:"
好,都听你的。明天我就去看看房子!"
找房子、谈价格、跑手续、淘换二手设备…接下来的日子忙碌异常。
柳青雯风风火火地在外奔波,陈峰则坐镇家中,通过电话和网络远程指挥,他那颗曾经掌控万亿帝国的大脑,如今高效地处理着租赁合同细节、设备型号对比、政策条文解读这些“微末”小事。
系统偶尔在陈峰对比二手和面机价格时上线。
稍等(系统):"
型号老了点,效率比不上粈食府后厨那台进口的。"
系统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陈峰也变得爱和系统多交流起来。
陈峰:"
粈食府有卖煎饼?"
系统停顿一下。
稍等(系统):"
哦莫……对不起,忘了咱现在是创业初期。"
它努力找补。
稍等(系统):"
其实这台国产老家伙性能稳定、皮实、耐造,就是费电。"
在新租的、带着个小院的一楼民房简单改造完成后,“陈记食品作坊”算是雏形初具。
虽然简陋,但总算有了独立的生产空间,不再干扰邻居,也能小批量生产了。
他们成功拿到了几家小便利店的酱料供应订单。
生活似乎步入了一个更忙碌、却也更有奔头的新阶段。
一个周末的下午,阳光正好。
柳青雯在院子里晾晒刚洗好的工作服,陈峰坐在轮椅上,在小桌边翻阅着几份新的酱料订单。
收音机里播放着舒缓的音乐,夹杂着本地的新闻简报。
一切平静而寻常。
直到收音机里,一个清晰的女声播报了一条简讯:
“本台消息,历时数年建设的全球最大新能源跨海输电项目——‘龙脊项目’,于昨日正式全线贯通并投入运营。该项目由龙国亓峰集团主导,联合多国财团共同投资建设,其首席执行官亓莹莹女士表示,这将极大促进区域能源结构调整……”
“亓莹莹”三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让陈峰翻阅订单的手指微微一顿。
几乎同时,脑海里那缕微弱的意念,也发出一阵短暂的声音。
稍等(系统):"
是亓女王!还是那么霸气。‘龙脊’?这名字比‘黑金之眼’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