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成都摆下掎角之势,诸葛二度出使张鲁
成都。
刺史府。
“使君,大耳贼那边也放出檄文了。”
刘巴捧着一份绢布,成放在刘璋面前。
“恬不知耻!”刘璋一眼扫去,登时火冒三丈,破口大骂道:“大耳贼!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老将严颜瞥了眼内容,神色顿时默然
无他,刘备竟用王累之死,作为起兵借口。
言称刘璋昏庸,亲小人、远贤臣。
面对忠良死谏,不仅无动于衷、坐视忠良赴死,事后还暴尸三日,不许其他臣子收尸云云
不外乎刘璋会抓狂,刘备这段骂的.貌似还真没毛病。
但刘璋不听忠良是真,但小人可都去亲近刘备了。
然后又提及张松,说别驾为益州披肝沥胆、宵衣旰食,勤勤恳恳治政多年,才让蜀中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
说刘璋听信小人谗言,就把张松这等忠良抄家灭族.
总而言之,刘备的这封檄文,就是半真半假黑刘璋。
刘璋骂刘备是忘恩负义的小人,要起兵**叛逆。
刘备骂刘璋是昏庸无能的**,要起兵替天行道。
双方都标榜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批判对方是邪恶之人。
“使君不必动怒。”刘巴劝解道:“您与先主父子二人,在蜀中二十多年,百姓们都念着你们的恩情,定然不会被大耳奸贼蛊惑。”
“没错!”刘璋附和道:“我虽无能,却不作恶,自问没有如何祸害百姓。”
这话的确不假,抛开刘璋的个人能力,确实没怎么折腾过百姓。
而蜀中这个地方,只要不折腾,年年丰收、百姓富足,并不是什么难事。
尽管执政期间,内部有过几次**,但仍不影响大局。
“报~~~”
传令兵自外而入,下拜道:
“启禀使君,吴懿、费观二位将军,率军在雒县追上粮道,并成功截下。”
“好!”刘璋振奋道:“这么快就有好消息传来,大耳贼长久不了!”
运粮队前脚离开,刘巴后脚向刘璋举报。
期间查明真相,耗费了几日时间。
但没有关系,运粮队每日走的很慢,派出大军后很轻松就追上去。
雒县,其实就是成都北边的一座“卫星城”,两地距离并不算远。
“使君。”刘巴进言道:“趁着刘备尚未来袭,速速让粮队回来,三万大军死守成都,刘备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休想轻易破城!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把粮草都塞进成都,把兵力都塞进成都。
用最笨的办法来应对,让刘备面对城池无计可施!
这个计策非常保守,但足以保证成都不失,确保能拖到周瑜入蜀。
“先生稳妥。刘璋下意识道:“那就.
“主公。严颜突然开口,“老朽有不同意见。
刘巴、刘璋闻言都是一愣,前者连忙询问。
“老将军,可是在下的计策有何不妥之处?
“非也。
“既如此刘璋不解道:“老将军为何阻拦呢?
“主公。严颜正色道:“咱们的第一要务,不是守住城池不失,而是要把刘备逐出蜀中!
“否则咱们死守着城池不出去,刘备在益州北部经营势力。严颜正色道:“长此以往,蜀中岂不是要一分为二,让大耳贼占走一半?
刘璋闻言一凛,顿觉严颜说的很有道理。
守住成都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取胜。
只有把刘备逐出蜀中,甚至将其击杀,这场内乱才能落下帷幕。
“老将军不可啊。刘巴急忙劝道:“大耳贼能征惯战,麾下关张赵有万夫不当之勇,诸葛村夫更是足智多谋。
“倘若贸然出击战败,咱们连死守成都的机会都没了。刘巴继续道:“我军兵多、粮草也不少,只需凭借城高墙厚,就能把刘备耗死,不战而胜也!
刘巴不想搞什么骚操作,眼下就一个念头,为周瑜入蜀争取时间!
绝对不能在周瑜入蜀前,让益州出现易主的情况。
毕竟,刘璋可比刘备好对付多了
出城野战变数太多,刘巴担心万一战败,情况就又不受控制了。
“是啊。刘璋一听也觉得有理,“贸然出城野战,风险太大!
“主公,先生,你们误会了。严颜拱手道:“老朽并非要主动出击,在平原上与刘备野战。
“老将军有何计策,不妨直言。
“吴懿、费观既然在雒县追上粮队,不如命令他们进城驻军。严颜沉声道:“一万大军守雒县,两万大军守成都,两地呈掎角之势。
“倘若刘备攻雒县,则成都没有危险,咱们可以随时支援。
“倘若刘备攻成都,则雒县可以出击,从背后偷袭大耳贼。
“刘备不过区区两万兵力。严颜自信道:“成都也好,雒县也罢,大耳贼都不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足以攻克。”
“雒县成都,互为援奥,大耳贼若敢来犯,即可前后夹击,定教其有来无回!”严颜沉声道:“若行此策,定能剿灭大耳贼,平定蜀中之乱!”
刘璋听的连连点头,刘巴则默不作声。
其实刘巴心里也清楚,严颜的计策确实可行。
而且相比于死守成都,严颜的掎角之势更具灵活性。
确保了守城安全的同时,还保留主动出击、前后夹击的可能。
单从计策方面考虑,严颜的计策肯定比刘巴更好。
但屁股决定脑袋,二人立场不同,注定想法也就不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