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 12 章
太子觉得秦琢还没彻底养好,宽限了秦琢前往东宫学堂复课的日子。
秦琢虽然早就受够卧床养病的枯燥,但是不枯燥就要去东宫学堂面对夫子......他又静养整旬,然后确定,做个梦就变聪明,真的只是错觉。
怎样才能不惊动任何人取祥光帝的血,验证祥光帝是不是太子的亲爹?
任他如何绞尽脑汁,夜以继日地冥想,依旧没有任何解决能这个难题的思路。
“殿下?”罗紫发愁的看着倚床发呆的秦琢,小心翼翼的道,“今天要去上课,您还记得吗?”
秦琢仿佛不堪重负的闭眼,精致的面容充满忧郁,疲惫感慨,“多事之秋。”
罗紫语塞。
如果他没记错,最近十天,九殿下的生活非常规律,睡觉、用膳、去找太子殿下共同用膳。
每次有人提醒九殿下,如果觉得无聊可以看一看风鹞送来的学堂功课解闷,九殿下都会信誓旦旦的说,他有更重要的事。
罗紫不敢想,这个‘更重要的事’是不是逃避功课的理由,忍着笑道,“殿下放心,夫子也知道您大病一场,必定不会为难您。”
秦琢摇头,“你不懂。”
话毕,他不给罗紫继续说烦心事的机会,翻身下床,伸手示意身边的人伺候洗漱。
学堂位于东宫的西南角落,迄今为止,总共只有不到十个学生。
最早的学生是太子本人和他的伴读,第一个夫子是太子的外祖父,名满天下的翰林学士岑晏鹤。
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和六皇子全都是六岁前往弘文馆读书,太子能东宫设学堂,单独学习为君之道,实际是祥光帝对太子的偏爱。
太子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快,岑晏鹤总能根据太子学识的变化,找来匹配的夫子为太子授课。
只是可怜太子的伴读,如果跟着太子的进度学习,他们必定什么都学不明白,如果不跟着太子的进度学习,他们算什么伴读?
然而教太子的夫子也有话说,太子学为君之道,伴读见解不深才是好事。
太子不忍见伴读为难,亲自备礼,请各位夫子因材施教。
言下之意,他与四个伴读各自学习,麻烦夫子根据不同人的进度,分别准备教授的内容。
岑学士请来的夫子基本都是翰林院、弘文馆、太学或国子监学识渊博,教授经验丰富的大臣。
有人虽然以教导太子为荣,但是不愿意迁就太子的伴读,委婉拒绝太子的请求,然后就再也没有被东宫传唤。
东宫学堂终究还是按照太子的期望变化。
三年前,太子发现秦琢弘文馆读书六年,最基础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都是不求甚解的模样,既惊且怒,亲自前往弘文馆检查年幼皇子的学问。
即使最终只筛选出秦琢一个半文盲,弘文馆的夫子依旧难逃敷衍了事的罪名,贬官罚俸,各有计较。
秦琢则被抓进东宫学堂。
他本来的伴读是弘文馆安排,实际与被罚的夫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太子自然不允许这样的人继续跟着秦琢,于是精挑细选,重新安排两个伴读。
一个是武卫大将军,忠勇侯完颜穆德的长孙完颜磊。
一个是大玄最后一个开国勋贵,英国公魏忠的幼孙魏子壮。
这两个人性格迥异,唯有一点相似与秦琢完全契合,那就是喜欢想方设法的逃课。
.
秦琢时隔快一个月,第一次踏入学堂,马上感受到两道存在感极强的目光,充满羡慕和几不可见的嫉妒。
除此之外,角落还有一个穿着与内侍相仿的衣服,神情坚毅的少年,这是太子挑选,负责伺候九皇子读书的小厮风鹞。
虽然是仆从,但天赋极高,起码在这个以九皇子为中心的小学堂始终保持遥遥领先的地位。
夫子宁愿指点风鹞,也不想面对金尊玉贵的九皇子和另外两位勋贵郎君。
秦琢无视伴读的情绪,安静走到中央的空位坐下,沉吟道,“我有一个问题。”
完颜磊与魏子壮对视,意外惯常沉默寡言的九皇子会主动说话,受宠若惊的道,“殿下请讲?”
秦琢拿出课本,认真问道,“你们觉得夫子今天会不会单独给我开小灶?”
太子和伴读需要各自保持不同的进度,才不会荒度时光。
秦琢和伴读则需要保持同样的进度,才能齐心协力的消磨夫子的挑剔。
这个问题的答案对秦琢非常重要。
“殿下放心。”完颜磊挠头,“你缺课的这段时间夫子只带着我和魏小郎复习从前的功课。”
魏子壮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因为他兄长是太子伴读,现任东宫舍人,所以东宫的人都称他魏小郎。
秦琢这才放心,翻开课本和风鹞整理的功课,走马观花的看过去。
说来惭愧,哪怕是混乱的记忆里仿佛无所不能的瑞宁帝,看见太多的文字照样会瞌睡。
然而正是混乱的的记忆给秦琢莫大的底气,令他觉得区区东宫学堂的夫子,只要他肯用心,必定能敷衍过去。
魏子壮与完颜磊再次面面相觑,深觉秦琢胸有成竹的从容模样,看着像走火入魔征兆。
他伸长脖颈,确定九皇子究竟是翻阅什么,正想顺着完颜磊的话,劝九皇子别太忧愁,夫子却已经进门。
东宫学堂只有师生,不论尊卑。
秦琢等人起身,主动唤夫子晨安。
今天来的是太学博士冯子元,如果不涉及学问,他的态度惯常和蔼,关心道,“九殿下身体如何?若不舒服,随时与我说,千万别勉强。”
秦琢摇头,礼貌道,“多谢夫子关心,如今已无大碍。”
冯夫子果然是从秦琢缺课的地方开始讲。
秦琢等人虽然头昏脑涨,此时却不敢表现出来,哪怕神情逐渐呆滞,视线也从未离开冯夫子。
认真听课的态度绝对端正。
冯夫子确实不能将他们怎么样,但是太子可以,谁都不想承受抄写课文千八百遍,写不完就不能离开书房的煎熬。
因为学生基础太差,所以冯夫子只讲一个时辰就准备下课。
他体谅秦琢刚病愈,视线掠过危襟正坐的九皇子,决定提问魏小郎,“魏郎,你觉得什么是格物致知?”
魏小郎茫然起身,紧张的抓住衣袍,“夫子,这、这是、治国齐家平天下?”
“这样说不算错。”冯夫子神情平静的点头,“如果无法理解内容,只是取巧引用别人的总结,倒不如费些心思去熟悉完整的原文。”
此话一出,完颜磊和秦琢都同情看过去。
取巧是学习态度不端正。
没熟悉原文是什么都没学。
同时得到两项最差的评价,魏小郎有福了,起码要抄写课文五百次才有机会过关,如果运气差,八百次也不是没有概率。
魏小郎显然也有这样的觉悟,双眼瞬间失去神采,颓然跌坐。
完颜磊成为第二个倒霉蛋,问题还是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他忍着心慌道,“格物致知是、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既然冯夫子说魏小郎不如熟悉原文,那他不知道说什么就只能背原文,即使对不起九皇子,他也没办法。
九皇子大病初愈,太子殿下必定舍不得罚太狠!
秦琢感觉到久违的心慌,按住跳动的眼皮,低音提醒完颜磊全文。
这是他和完颜磊惯用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