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圣人之下第一人?
“老师的意思是嫁祸他国?”
对方眼神随之一亮,压低声音道。
陈山又扫了一眼台上的叶玄:“非是仅仅嫁祸他国,若仅仅只是嫁祸,大靖调查一番,恐怕又会锁定到我们南晋身上,到时候还是难逃大军压境的可能。”
“那当如何?”
对方急声催促道。
“怎么,你很想杀了姓叶的小子,他与你有血海深仇不成?”
“老师这话说的,叶玄这小子如今乃是我南晋最大的威胁,我南晋以文立国,若是让其碾压了我南晋文坛,势必又当如当年孔半圣一般,我南晋上下俱是抬不起头来。”
“长此以往,我南晋吸收天下才子汇聚的效应必定减弱,国力也必将一衰再衰,最终亡国只怕也就要迫在眼前了。弟子这般想,乃是为整个南晋着想,非是与这姓叶的小子有什么仇怨。”
“若是有,那也是国恨!”
这名四皇子安插在陈山身侧的所谓弟子,当即义正言辞,大义凛然。
陈山却是轻哼一声。
“哼!你当老夫是三岁小孩子呢!且不说当年大梁灭国,那些孤本几乎尽数被运往我南晋,只此一点,大靖想要弥补就难如登天。便是我南晋两百年文坛发展,文才汇聚,大儒名师层出不穷,大靖即便是有叶玄在,想要短时间追赶上也绝无可能。”
“你这般说,虽是看似站在南晋的层面,实则是想要替四皇子出口气,好在四皇子面前邀功,是也不是?”
“老师,此话从何说起,四皇子原先与姓叶的小子也并无仇怨,您为何这般说?”
“真的没有仇怨,老夫这陈大家的名号虽的确有几分沽名钓誉的成分,可不代表老夫就是傻子。当年姓叶的这小子的母亲被墨家许给了皇室,国主安排的皇子似乎就是四皇子吧?”
“老师……您这是如何知道的?”
对方表情倏然一僵。
先前虽是不想承认,但现在却也不得不承认了。
“这就无需你知晓了,你只需知道这件事老夫自是清楚其中内情便是了。”
“呵呵,既是老师清楚,那弟子也不好在遮掩什么了。”
“老师,弟子的确有此番心思,您应该知道,几位皇子之中,四皇子与三皇子荣登大
宝的机会最大
“你倒是会钻营。”
“老师过谦了老师说句弟子不该说的若是老师当年不钻营这陈大家之名又怎么会在南晋众人皆知呢?”
“承认陈大儒的确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可说到底若不是老师您长袖善舞深得皇家与各大家族器重这陈大家之名也落不到您头上的说到底弟子只是按照您当年走的路跟上来而已。”
眼前这名四皇子的亲信此番一番溜须拍马。
陈山原本有些阴沉的面色随之变得和悦了不少。
“算你会说话!不过老夫还是那句话想要动叶玄需要让大靖永远找不到我们身上才是而这般做仅仅靠栽赃嫁祸是远远不够的。”
对方一听陈山这般开口了就知道有门。
于是往前探了探头过来。
“弟子愿闻其详!”
“此地不是该说此事的地方先走离开这是非之地老夫自会与你说。”
对方脸上露出几分失望之色不过随即一闪而逝。
轻轻颔首:“老师说的对此地的确不适合谈论此事待离开弟子再闻其祥对了老师只要您能与弟子支招此事成了四皇子登基好处自然少不了您的。”
“嗯!先走吧。”
见对方上道陈山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即一行人没再停留。
直接快速的挤出了人群消失在了夕阳之下。
几乎是随着陈山一走。
便有人将此事告知了立在永盛帝旁边的郑千秋。
后者听后微微皱眉。
这个表情自是也让永盛帝看了去。
他本是在听王垚念诵叶玄的《劝学》沉浸其中。
见郑千秋皱眉随即微微侧身。
“怎么了?”
“陛下陈山那老匹夫似有察觉趁我们不备悄无声息的退走了。”
“哼!惹出了这么多的祸端想要一走了之哪有那么容易着人将他们擒拿回来!”
“遵旨。”
郑千秋旋即重重点头。
他虽也想要继续听叶玄所作的这篇劝学
。
毫不夸张的说。
身为前太傅的他,自是也清楚叶玄这篇《劝学》所蕴含的能量。
十八岁的叶玄,只要不夭折。
得到当年孔半圣的高度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超越孔半圣,也未尝不是没可能。
他隐隐已经预感到大靖的文运即将升腾而起,再无人可以阻拦。
“算了,等事后,寻着小子的原稿,想来他也不会不给。
念叨了一句,郑千秋便欲去办事。
永盛帝却是一挥手,喊住了他。
“等一下!
“陛下?
“着常将军他们几人办此事,这几个老东西反正也听不懂这些,告诉他们有人要对叶玄不利,他们会知道怎么做的。
“毕竟,叶玄这些日子可是没少替他们说情,让朕启用他们。
“老臣明白!
郑千秋旋即重重点头,转身离去。
不多时。
郑千秋,出现在了常遇春等人身旁。
一番嘀咕之后,几人眼神瞬间圆睁,一身煞气近乎是透体而出。
“郑太傅,陛下的意思是要将陈山等人强留在下来?
“不错!南晋此次来我大靖的人一共分为三批,一批为六皇子柳如风所主导,也便是来朝贡的这一批,如今陛下有意收买,以辅佐其登临国主之位,以图后手。第二批则为那墨家墨无争为首,其为三皇子的亲信,此此入我大靖,谋划刺杀陛下者便是此人。至于第三批,则目前尚未显露,不过老夫已经着人秘密的调查,若是确定了,说不得也需要几位老将军出手。
“替陛下分忧,乃是身为臣子的本分,我等自不在话下。那就是说,现在我们只需要留下这陈山等人?
“正是!
“郑大人,这陈山属于南晋哪一批的?
侯君集随即问道。
“他哪一批都不是,若真要说是骑墙派,这老匹夫,在南晋是一个长袖善舞的角色,各大皇子都有些关联,此次来我大靖,说白了便是混名声的,不过也莫要小瞧了这老匹夫,让他治学做学问没多大本事,但是若论钻营,却是一等一的好手,而且也算是一名毒士。
“南晋一些大家族子弟,听
说在即将奋起之前,不少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如何个死法?”
"替其他家族出谋划策,让这些少年得知的南晋才子互相争斗,最终处罚一些禁条,家族为自保不得不放弃他们,要么便被山不知鬼不觉的除掉。"
“这老匹夫,倒是也有些能耐!”
“郑大人,此事便交由我们几个老家伙处理好了,保证他出不了长安地界!”
“呵呵,几位老将军办事,老夫放心。既如此,便交由你们了。”
对着常遇春等人拜了拜,郑千秋便欲转身离去。
他忽然想了起来。
陛下似乎对于这劝学也是极为的看重。
这原稿若是让陛下反应过来,却也是与自己无关了。
他需要在陛下还未反应过来,捞到手。
礼部侍郎王垚的念诵声依旧不止。
原本喧嚣的诗会现场,此刻完全安静下来。
夕阳西下,秋风吹拂。
声音可以传播的老远。
望着周遭一干听的如此着迷认真的成千上万人,叶玄多少还是心中有几分震撼的。
或许是因为身为一个现代人的缘故。
即便是到了这个时代,对于荀子的这篇《劝学》他多多少少还是没有这些古人来的有敬畏之心的。
而且当年在学这一篇《劝学》之时,他起初还是有些晦涩难懂的。
究其原因,便是古汉语与现代文在一些字词上的释义有很大的不同。
而即便是如今,在某些细节上,叶玄依旧不能确定当年的荀子到底想要宣扬的是什么。
今日他之所以将这《劝学》搬出来,也是一时心血来潮。
他总是觉得这古诗词被自己这般文抄过来,多少有些不值钱的味道了。
便想着,总归要搬出一个在这个位面没有的大拿出来,震慑一下场子。
却没想到只是拿了一篇《劝学》出来,还不是那些儒家精义的东西出来,竟然有如此大的震撼效果。
这次渭水诗会来的人,足足有数万之多。
黑压压的将渭水河畔几乎团团包围。
更不要说在这期间,还有大批的=负责护卫的禁军和长安城的巡防营了。
全部加起
来足足有六七万人的样子。
可是此刻,这么多的人,几乎全部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不说落针可闻,却也极其的夸张了。
最主要是这些人竟然只是听,而没有看原文,便已经听得如痴如醉,而且嘴巴长大,一副拜服的模样。
饶是叶玄明知这作品不是自己的。
在此刻却也有一种被众星捧月膜拜的感觉。
心底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奶奶的,就算是这《劝学》不是老子写的,可也是老子替荀子半圣在这异界传播的,总还是有一份功劳吧。
一念至此,叶玄念头通达。
不自觉的也是直了直身子,神情都变得自信了不少。
而他这番模样,在下首一干拜服在这《劝学》和他前面文抄的诗词上的大靖以及他国的学子面前,那便是天才对世人的藐视,以及来自天才对自己的绝对信心。
一时间,那崇敬的眼神比之方才更多了几份。
“瞧瞧,这便是我大靖第一才子,这便是文曲星在世!刚才谁还说叶小侯爷只会作诗词的,站出来说话!”
“兄台,饶过在下,当在下先前放了个屁!”
“哈哈,既然兄台这般说了,在下自然也不会再与你一般见识。这位兄台,你服了没?”
“呵呵,说真的,先前就服了,只是在下乃是南晋人,总是心有不服,现在却是心悦诚服了。叶小侯爷之才,当如天上的星斗,璀璨煊赫,非常人所能比。”
“那可是能比得上你们南晋几位大儒?”
“这,恐是尚还有所不及。”
他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