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十七章
今年的院试定在六月,距今已不到两个月。
自从姜楚在府试又中案首归家后,许多人可谓是再对姜楚另眼相看。
女学的人自然早知道姜楚的能耐多大,并不以为奇。
但是街坊邻居并不知道,星子县的百姓也不知道。
姜楚第一次得县案首时也热闹过一阵。
那时候众人虽佩服她,但总认为其中不免运气成分。
不过最近,星子县里开始流传文曲星降世的传闻。
案首常见,但是连中两元且剑指小三元的神童不常见,何况还是个第一次应考的女神童。
自从那条诏令下后,姜楚又中了府案首。
因而近日女学中增加许多女子,其中亦不乏已经成婚的年轻女子。
女学讲堂内原本空落落的座位早就填满,甚至不少时候还需学生自带木凳挤在门外旁听。
徐夫子近日来每当看到台下满满当当的女学生时都满脸欣慰。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1】
“望各位都能追寻并求得真正的道。”
徐夫子讲完最后一句话,算是授完今日的课。
台下女子成群结队地三三两两离开,最后只剩下一个清丽的女子坐在案几旁,托着腮远望。
这女子从来都眼明心亮,但今日课上却有迷茫之色,如有一团雾灰蒙蒙地笼罩眼中。
“姜楚,怎么了,我看你今日很是心神恍惚。”徐夫子低声询问自己这个得意门生。
“老师,您觉得何皇后如何。”姜楚思忖着,抬头直直地望向徐嗣贤。
这问题猝不及防,徐嗣贤听到名字后一瞬间垂眼,掩盖住眼中复杂神色。
“为何突然问何皇后?”徐嗣贤不答反问,将这问题抛回姜楚。
“自那条女子为官的诏令出现后,何皇后在民间的名声极差,不止在百官书生处,许多被诏令利好的女子也在批驳”
“许多人一面希冀靠科举入朝,称赞着圣人英明,一面又讽后宫干政,叱何皇后贪慕权势。”
“那你呢。”徐夫子反问道,“你既说她近来风评欠佳,你觉得她如何?”
姜楚敛目,“学生不敢乱说。”
“无事,但说无妨,全国数千个书院的无数学生都能说,你自然也能说得。”
“她很聪明,不论在哪一处都很聪慧,当年能在权力巅峰时激流勇退,可看出极会审时度势。”
“聪明?你想说她工于心计么?”徐夫子盯着姜楚,笑着回问道。
“老师,学生并非此意。”
姜楚停顿后又说:“至少学生作为受益者,未曾认为何皇后如何作恶多端的惑主。
“许多人都忘记她曾经是两榜进士,科举入仕,翰林院出身的清贵文官,而非天生的中宫皇后。”
在何皇后的风评沉入谷底的这时候,姜楚的这番言论若放到外面定会惊掉众人下巴。
“很好,为师极欣慰你向来清醒地坚持己见,”徐夫子认真地说,随后正色道,“不过,楚楚,不论你将来会是手握滔天权力的高官,还是安居一方的寻常书吏,作为蒙师,我愿你今后无论走到何处,始终遵循问心无愧四字。”
“有时太过算计,反而失去本心,从此会长久囿于自己所圈定的一方天地。”
“谢老师教诲。”
姜楚懵懵懂懂回应后就离开讲堂,最终也没注意到徐夫子从头到尾都没讨论过何皇后其人。
姜楚走后,独留下徐嗣贤一人在讲堂里孤站着,窗外淡粉霞光撒在她眉目间的细纹上。
徐嗣贤微微皱眉,好似陷入回忆中。
又想起那个人。
片刻,不过一晃神。
堂内响起一声冷笑。
“聪明人?天下第一等愚蠢人罢了。”
话语如石入静潭,无人回应,很快便消失了。
*
姜楚现今除却每日日常温习写字之外,还要额外加练策论。
不过策论在于日常的眼界见识,并不在一朝一夕的训练,所以姜楚还需今后进县学之后系统学习。
院试后若成为秀才则需进入县学学习,备考后续的乡试乃至会试。
如果一切顺利进行,姜楚等人将会成为进入星子县县学的第一批女子。
星子县书院在前朝曾闻名于天下,随着数十年的战争,朝代交替,旧书院的老师书生早就四散而逃居于四方,现如今的县学平平无奇。
不过,比之徐夫子这样虽身负才学但并无多少教书经历的师长,县学里系统的学习、旬考和经验丰富的老师对书生的科举之路更有助益。
所以这段时光,极有可能是未来姜楚在女学停驻的最后一段时日,她格外珍惜。
时光流淌,今后岁月里众人大抵会天各一方。
*
近日来,青言读书越发勤勉,不知是受到姜楚府试的激励还是家中父母的劝诫。
青言见人就声称自己太孤独,未来定要去县学寻姜楚,因此现在要开始发奋读书以备科考。
“姐姐,你看看我这篇文章如何。”青言拎着两大张写得密密麻麻的花鸟纸笺递给姜楚。
“唔,好,待我写完。”姜楚全身心伏在案几上写字,并未抬头,只一昧动嘴。
青言被姜楚笔下所写转移了注意力,“这是书契么,四十两白银?”
“这是你家药铺的生意么,这么大笔钱的往来,可要仔细些。”青言又说。
“是我大哥前些日子自己找来的大生意,你也知道我大哥素来不爱读书,而是热衷于家里的铺子。”
姜父此前一直不想让姜泽子承父业,只让他安心读书。
姜泽不愿,便渴望做成一单大生意让姜父对他刮目相看。
某日,他在城东茶馆歇着听戏时,偶然与身旁一位五十来岁的外地人攀谈,惊喜于那人与他在戏上的偏好上完全一致,再一细问,那人竟然是浙江来的一位药材商。
那商人看此地人杰地灵,有心购入一批此处特有的药材,但苦于没有门路。
姜泽自是喜不自胜,最终两人定下口头之约,由姜家售于他这批药材。
浙江商富,给的利润也极其丰厚。
姜泽最初将消息带回铺子时,姜父半信半疑。
后来与那浙商见面,发现商人本人极其爽利痛快,姜父方才一半的心下肚。
姜父也真有心试试自己长子的斤两,所以将这单生意全权交给姜泽去做。
这生意是由姜泽自己负责的第一单订药材生意,重视非常,故而特意请二妹姜楚代写这份书契。
姜楚明显感受到姜泽的紧张情绪,对待这份文书也分外珍重,每字每句都要再三斟酌后才下笔。
狼毫笔被轻轻搁在梨木笔架上,姜楚轻吹刚完成的书契,放置晾干。
“青言,我看看你的文章。”
姜楚出声后,青言还在凝神盯着这份书契,顺着姜楚目光看到了自己手里的纸笺,发觉自己差点忘记来寻姜楚的目的。
“啊,好。”随后便递出手中的笺。
“唔,破题倒是有进步,”姜楚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