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除夕
辞旧迎新除夕夜,阖家团圆是刻在骨血里的思乡情怀,每年今日军营中会举办篝火宴请戍守辛劳的将士,以朝廷名义特许能少量饮酒作乐,缓解心中思恋。
一大早大家伙便爬起来忙前忙后准备中午晚上的宴请,忙忙碌碌欢欢笑笑绝口不提远在千万里外的家乡。
马车到时正值日头高悬于顶,遇上提着野鸡野兔回来的小队,各个脸被山间寒风吹的泛起深红,却无人在意高举着猎物冲江雁回挥手。
“小崽子们,捕到什么了?”江雁回高喊一声,她们兴高采烈小跑着过来,献宝似的攀比炫耀起自己捕到的东西。
这个说自己的山鸡比她的野兔大,她又说野兔比山鸡肥,七嘴八舌争论不休,吵着吵着没忍住笑了出来。
朗荣拍拍为首士兵的肩膀,笑骂道,“一个个跟狗鼻子似的,大雪天躲洞里的活物还能翻腾出来。”
半大小子一臊,挠着脑袋不好意思憨憨笑。
无官无职的小兵多是十六七长身体的年纪,平日里军营发的肉吃不过瘾,几个馋的凑起撺掇一二,提着弓就跑不远处的山头打野味祭牙。
除备战时期外的无伤大雅行为大家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帮孩子来到前线不死不残是退不回去的,再看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想来训斥的话很难再说出口。
江雁回可不当判官,摆摆手道,“行了,待会回去泡泡手脚,别生了冻疮。”
齐齐应了一声,却麻溜地提着猎物往后厨的方向跑。
中军帐内窦尧盘膝坐在软垫上,借着油灯的亮光仔细擦拭着刀面,锃亮反光出一双饱经风霜却依旧锐利的眼睛。
随即那双眼睛带上了笑意,望着掀帘进来的两人,转身将刀放回了刀架上。
“舍得回来了?”
抱拳行礼,江雁回如回了家般自然地脱了斗篷走到炭盆旁坐下烤火。
一改路上的无精打采,眉毛扬起道,“我可是专门为了陪您才回来的,这份情谊您可得给我记上。”
朗荣无奈地摇头。
窦尧压根没打算搭理不着调的江雁回,直接问朗荣,“你们怎么来的?”
被点名的朗荣抱拳恭敬的回道,“外头天寒不宜骑马,就坐了马车来的。”
窦尧赞同地点头,提起炉子上烧的滚烫咕噜冒泡的铜壶,倒了杯热茶,“身为将领带兵打仗的能力固然重要,可保重好自己的身体也是给下面的人一个心安。”
朗荣快速扫了眼旁若无人烤火的江雁回,也不清楚江雁回有没有听出来窦尧在点她,甚至瞄上了窦尧刚倒的茶水,伸手要去够,挨窦尧拍了手背。
“要喝自己倒去。”
一瞬间破功,简直拿这个侄女没一点办法。
谁让她的眉眼长的太过于与已逝的弟弟相似,每每望着那双眼睛便半点气也生不起来了。
窦尧眼不见心不烦,赶人道,“去去去,没别的事情别在我帐里赖着,有把子力气指导底下人操练去。”
就一个闭眼的功夫,江雁回灵活绕过窦尧的胳膊拿到了桌上晾温热的茶水,咕咚一口喝了个精光。
干坏事不嫌事大,笑眯眯道,“好喝!”
朗荣骤然转过身背了过去,捂着嘴巴肩膀一抖一抖。
真就是全营上下独江雁回敢那么对窦尧耍赖玩宝还不怕挨罚了。
沾了江雁回的‘光’,无辜的朗荣被一起打包赶出了帐子,两人萧条站在风中凌乱。
路过的士兵已经见怪不怪了,打了声招呼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了。
“不去习武场吗?”朗荣拉住抬步要走的江雁回,疑惑道。
江雁回抽了下手没能抽出来,朗荣旁的比不得别人,就手劲大,严重怀疑是小时候被老朗将军赶树上次数多练出来的。
“今天除夕连老鼠都不偷粮休息了,你打算抓谁去武场加练?”江雁回再看朗荣的表情一言难尽,乐笑了,“我姑说什么你信什么,难怪她要送你来我府上住。”
还没理解过意思的朗荣下意识地求助问道,“那我们干什么?”
江雁回扶着她肩膀往升起炊烟的地方一指,“看见那处没?”
朗荣点头,“厨房。”
“对,你去问问有什么要帮忙的。”
“那你呢?”
江雁回的表情犹如排兵布阵般严肃,说道,“身为将军我自然有我的事情要做。”
只是校尉的朗荣闭了嘴,听话的往厨房的方向去了。
把人忽悠走江雁回脚步一转往自己的帐子去了,谁爱在呼呼刮风的大寒天呆着就让她呆吧。
哪怕江雁回偶尔才在帐内住上几日,她的营帐也安排了专人每日打扫保证清洁。
帐内的摆设和窦尧那处的差不多,只是没有排兵布阵用的沙盘,倒是架子上绷着一张用羊皮做底的舆图,所以即便帐内无人,帐外也要安排士兵轮流把守。
炭盆燃起,烘烤的帐内空气温暖干燥,墙壁上挂着的弯弓手握处用动物的皮毛扎紧,野性十足。
摆设布局一样,细节处体现性格不同。
江雁回曲起一条腿,身体半靠在榻上,榻上贴心的垫了厚实又软和的棉垫,拿起桌上看到一半的兵书继续读了起来,好不惬意舒适。
打算窝在帐中打发漫长无趣的午后时光。
奈何天不遂人愿,没翻两页外头守卫的士兵就进来禀告邓嘉槿外头求见,说是有要事商量。
要知道全军营里江雁回最不愿见到的就是邓嘉槿一帮人。
打,打不得,骂,那谁能骂的过她们。
人堵到门口了,再不想见也得见一面,听听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非得同她谈。
邓嘉槿进帐一抬眼便看到江雁回放荡不羁的坐姿,没有半点要挪动守个礼仪规矩的意思。
京城中不乏有像江雁回这般行事作风的纨绔子,却无人能与她的能力相提并论,就连相同的动作由江雁回做来都更显军旅之人的豪迈。
邓嘉槿收回目光理着下摆就近坐下,初见时的宫廷制服已经换成了墨绿色的常服,与她沉稳的性格相得益彰。
垂眸望着空荡荡的茶杯,又看了眼江雁回脚边温着茶的炉子,无奈摇头道,“想见一面江王尊实属不易,得知您回来下官不敢懈怠,就怕来晚了王尊又离开了。”
江雁回懒洋洋轻飘飘地瞟了她一眼,“想找本王就来本王的王府,光在军营中等着本王回来,邓监军的诚意不过如此。”
没聊两句便针尖对麦芒的夹枪带棍,天生气场不合光呆在一个屋就能闻见浓浓火药味。
邓嘉槿摩挲着杯口,收敛气焰,放低姿态起身作揖道,“江王尊,下官不知道做了什么让您如此生厌,在此先代表下官和下官的下属致歉。”
听到此话江雁回才合上书,正眼瞧了邓嘉槿,听她接下来要说些什么。
“想必江王尊和下官的目标是一致的,守护国家疆土完整,保护陵州的百姓不受幽部骚扰。
下官今日既然能来,便是想和江王尊坦诚布公的谈一谈。下官知道您对陛下派监军来牵制军队不满,其实您是误会了陛下的意思。”
邓嘉槿见江雁回耐着性子听着,继续道,“您和窦尧大将军戍守陵州十年,十年间陵州军事力量的增长是肉眼可见,朝中便有人多次谏言圣上派遣监军,但圣上都一一推辞。
随着朝堂上的舆论越来越多,圣上迫不得己才派遣了下官带着人前来,堵住悠悠众口,并非是想让下官牵制各位将军的抉择,而是共同维持平衡。”
最朴素的话表达了最真实的情感,邓嘉槿将一切道出,略有些紧张地看向江雁回。
这些话是临出发前一晚陛下私底下交代的肺腑之言,直到刚才为止除了她无人知晓。
只盼着干戈化玉帛,能缓和和江雁回的关系,避免未来共事上因偏见而误事。
江雁回坐正了身体,眸光不动声色打量着邓嘉槿,压低的眉眼使得帐内气压低了又低,带有些审问的语气道,“陛下只和你说了?”
邓嘉槿道,“为了避免人多口杂,陛下只嘱托了下官。”
帐内安静的只闻外头呼呼风声以及茶水沸腾的咕噜响动,无声的博弈拉锯。
良久,江雁回起身拎着茶壶走到邓嘉槿所坐的矮案前,手腕倾斜倒了杯热气腾腾的茶,茶香瞬间弥漫在空气中。
邓嘉槿猛松了口气,闭上了眼,紧绷的肩膀随之放松了下来,她听到江雁回说,
“邓嘉槿,我信你一次。”
—
夜幕降临,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篝火升起,热闹的氛围冲淡了晚间寒意,互相招呼着烤肉分酒,尽情畅谈对未来一年的期待。
宴饮帐中灯火明亮,温暖如春,高级将领们聚在帐中宴饮庆祝除夕夜,今年格外特别一些,给邓嘉槿等人留出了位置。
朗荣与同僚敬酒交谈,余光却始终未曾离开过身旁的江雁回,一边嘬饮烈酒一边感慨江雁回竟然没挂脸,欣慰的她多喝了两杯。
军营中不比在陵州内有歌舞欣赏,哪怕是江雁回这般不拘规则的人也绝不会触碰红线,大家伙讨论着战事、家事,思恋就着酒水吞下肚中。
酒过半酣,精神放松,便是最易口无遮拦的时候。
跟随邓嘉槿前来军营的下属中有一位叫晏琮的文官,上一次对江雁回视而不见转身就走的无理行为非常气恼,差点因此要密奏陛下弹劾,是被邓嘉槿压下去才草草了事。
心里头本就膈应着一块,再看江雁回的一举一动就更不顺眼,特别是江雁回动不动就回陵州不在军营中镇守,气恼的晏琮满肚子的骂话无处发泄。
喝点小酒那怨气就上来了,双颊浮着酒晕瞪着百无聊赖小酌的江雁回,一拍桌子大声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