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贺景砚听见他的哭声
这副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老婆。
想到这里贺景砚的太阳穴的青筋又是忍不住跳了跳他实在是受不了了抬起步子就往外面走。
贺景砚策马离开不是直接往城门的方向去了。
而是穿上的斗篷在一个酒楼前下马最后默不作声的上了酒楼。
厢房的大门紧锁着窗户紧闭四周还有几个暗卫正在潜伏着。
贺景砚敲了敲大门然后缓缓推开便看见紧闭的厢房内站着一个身穿斗篷的女人斗篷的边缘用细密的针线绣着朵朵盛开的莲花。
等贺景砚将大门紧紧关上那个站在窗户边的女人才缓缓转身又是伸手缓缓取下了自己的斗篷。
一张清瘦的脸庞就在此刻出现她那张保养得当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一双古井般波澜不惊的眼眸里含着仁慈和悲悯。
贺景砚瞧见眼前的女人又是下跪对她行礼:“见过太后娘娘。”
太后微微垂眸掩盖眼底的神色:“这件事情你办得不好。”
贺景砚听见这话浑身在霎时就紧绷了起来。
他将原本单膝下跪的姿势换成了双膝下跪然后紧张的对着太后解释:“太子和宋熹之实在是太过聪明导致出现了意外。”
“而贺云策又是愚蠢至极属下才未能得手拿到兵符。”
太后纤细的手指上仍旧是转着佛祖她念了两句佛法然后才询问:“贺云策那边不会坏事吧?”
贺景砚听见这话露出了一个轻蔑的笑容:“他就是一个蠢货。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会坏事。”
“他从前闹出了那么多的笑话又是对着自己的大嫂见色起意产生了不臣之心如今才一定要求我要取回傀儡的尸体。”
“只要我取回了尸体让他看了一眼再多加怂恿他一定就义愤填膺的冲在第一个了。到了那个时候黄氏和安定侯便都只能与我们俯首称臣。”
其实太后和贺景砚一开始也根本看不上与这个蠢货合作。
但是因为黄氏一族对他们计划的重要性只有黄氏一族的人归顺了自己事情才能成功。
只要获得了安定侯的全部兵力再加上他们原本的计划太子的兵力尚在边疆远水救不了近火一切就像是瓮中捉鳖一样简单。
太后沉默的听着贺景砚的话思考了一会儿随后才道:“若是贺云策见色
起意,深爱宋熹之,倒是也好事情。
“安定侯向来忠心耿耿,又是子嗣单薄。若是只有一个儿子想要起兵**,他根本不会同意。可若是他的两个儿子合起来**,安定侯也只要同意。
“如今就要等着看贺云策对宋熹之的爱,到底是有多深了。
贺景砚点了点头,表情带着十分的肯定:“太后娘娘您放心,等贺云策和安定侯看见了尸首,就是他们交出兵力的时候。
“而太子那边,便如他所言,用真正的宋熹之的性命做威胁,将他乖乖的逼上断头台,自刎谢罪。
贺景砚清楚,太子虽然说五日之后,找不到宋熹之就会自刎谢罪,可是他这么要强的人,根本不会死。
只会与他们背水一战。
可若是真正的宋熹之出现了,用此威胁,那太子就不得不退让。
这是太子唯一的软肋。
太后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宋熹之在这个棋局里,是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无论是到了怎么样的境地,只要是拿出她,即刻就能反败为胜。
她才舍不得宋熹之**呢。
太后想着,又是转了转手中的佛珠,然后抬头对着贺景砚询问:“如今太子下落不明,就是去寻找宋熹之了,我们才能给他按上一个畏罪潜逃的罪名。
“那日时间仓促,宋熹之被你藏在了哪里?你不会让太子找到,或者是让宋熹之逃脱了吧?
贺景砚听见这话,就十分自信的笑了起来:“属下把宋熹之藏在了一个太子永远都找不到的地方。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那个位置没有任何人能够想到。
“等太子**,大乾成了我们的。宋熹之便可以真的**了。
太后看着他笃定的神情,于是终于放下了心:“既然如此,你便去吧。
“把傀儡的尸首带回来,声势浩大的带回来。让京城的官员和百姓都看见这幕,让哀家再好好的发酵一波。
“还有就是,尽快的将兵符拿到手。只要兵符拿到手,安定侯的士兵心甘情愿的听你的差遣,我们就胜利了。
贺景砚点了点头,一双眼眸神采奕奕:“不出七日,拿下大乾!
…………
等太后离开后,贺景砚便换了一声白衣,快马加鞭的赶去了封宁县。
他看着自己煽动起来的百姓,日夜不停的围在曾将军的庙宇内,心里便是忍不住一阵暗喜。
他将马匹停在庙宇前,又是重重的跌下了马背,一
字一句说的凄厉,声音雄浑悲壮:
“之之……我来接你回家了……”
他说着,披麻戴孝的白衣沾上了许多的泥土,可他却是踉跄着,不管不顾的往前挪。
“之之……我来接你回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