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娄振华求见!苏远的指点!
黄**口中称呼的微妙转变,意图不言自明。
意在提醒苏远,他终究是街道办的副主任,言行举止需顾及身份,不能全然以商人思维行事。
然而,苏远既已开口,又岂会被一个称呼轻易束缚住手脚?
他面色一正,语气诚恳而不失分寸地回应道:
“黄**,我如今既然兼任了丝绸店的公方经理,肩上就多了一份为店铺经营和发展负责的担子。”
“思考问题、争取资源,自然也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继续清晰有力地陈述:
“咱们店,现在是全区、乃至全市公私合营的头一家,是标杆,是脸面。”
“眼下成衣铺子正要重新开张,后续还可能根据需求扩大生产规模。”
“这起步阶段,方方面面都特别需要区委领导们的关怀和扶持。”
苏远将姿态放得很低,话却说得滴水不漏:
“再说了,这合营企业,说到底也有咱们区委的一份不是?”
“往后,区里或者其他厂子单位若是有定制工作服的需求。”
“还望黄**能多帮我们美言几句,优先考虑咱们这儿。”
“我们重启成衣业务,不仅有现成的设备和技术成熟的老师傅。”
“还能根据单位要求进行专业设计。”
“保证做出来的工服既体面实用,又能按时交付。”
“如果订单量大,我们也完全有潜力扩大生产,满足需求。”
这一番话,条理分明,既表明了立场,又巧妙地提出了诉求,听得旁边的几位干部一愣一愣的。
众人心里暗自嘀咕。
还能这样直接又自然地跟领导要政策、拉业务?
黄**看着苏远,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的意味。
他之前听闻的关于苏远的评价,多是能力超群、处事稳重。
今日一见,才发现此人还有如此“活络”、甚至可以说“精明”的一面。
他心下不禁感慨:“难怪年纪轻轻就能有这般作为,想法超前,胆识过人,更难得的是行动力极强,一旦认准目标,便毫不扭捏,敢于争取,全然不顾及旁人的看法。”
不过转念一想。
苏远现在毕竟是丝绸店的公方经理。
为自家店铺谋划发展也是职责所在无可指摘。
只是这种直接“伸手”要支持的方式让黄**一时有些难以招架更不敢轻易打下包票。
然而此刻周围这么多双眼睛看着。
苏远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
黄**也不好当面驳斥。
只得点点头语气略显保守地应承下来:
“好吧你的想法我知道了。”
“以后若真有合适的机会和单位有这方面需求。”
“我肯定会优先替咱们这第一家合营店宣传和引荐的。”
“当然这最终能不能拿下业务关键还得看咱们店自身的手艺、质量和信誉过不过硬。”
苏远立刻接过话头语气坚定地保证:
“这个您绝对放心!”
“只要有机会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绝不会辜负领导的信任更绝不会让任何合作单位失望!”
黄**闻言只能报以一丝无奈的苦笑。
他早先听到的关于苏远的传闻几乎全都集中在其卓绝的工作能力和沉稳的行事风格上。
印象里该是个严谨甚至有些低调的干部。
万万没想到。
一旦角色转换涉及到具体的经营事务此人展现出的主动性和策略性竟如此之强。
适应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不过黄**内心对此倒也并无太多反感。
反而觉得这种敢于任事、主动开拓的精神正是合营企业所需要的。
此事便算是初步达成了默契。
黄**顺势转头对身旁的李民生主任叮嘱道:
“李主任雪茹丝绸店只是我们前门街道打响的第一枪。”
“咱们街道商铺林立是四九城商户最集中的地方。”
“接下来的公私合营推进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你们一定要再接再厉不可松懈。”
李民生连忙郑重地点点头将领导的指示记在心里。
古韵茶楼二楼雅间。
苏远踏着木质楼梯而上。
穿过一
段安静的回廊,推开一扇雕花木门,走进一间陈设雅致、略显僻静的茶室。
这里是一处独立的小包间,私密性很好。
苏远抵达时,里面已有两人在等候、
正是娄振华和他的夫人谭雅丽。
此次会面,是娄振华主动相约。
近来的风声越来越紧,政策推行力度肉眼可见地加大,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终日坐立难安。
思前想后,娄振华终于还是下定决心,邀请苏远来此一叙,盼能指点迷津。
苏远进屋后,侍应的茶博士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并轻轻带上了门。
娄振华的夫人谭氏,也就是娄晓娥的母亲,亲自跪坐在茶几旁,娴熟地烹水沏茶。
谭氏出身名门,是赫赫有名的谭家菜传人,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茶道花艺皆有涉猎。
虽已年近四十,但仪态端庄,风韵不减。
此时静心沏茶,动作行云流水,别有一番气韵。
苏远落座后。
娄振华并未急于切入正题。
而是先从身旁取出一个细长的锦盒。
打开后里面是两卷古旧的字画。
娄振华将其小心地放在茶桌上,语气恭敬地开口道:
“苏主任,早就听闻您雅好文艺,尤其喜欢鉴赏名家字画。”
“我这儿恰巧有两幅早年家中传下来的旧作。”
“我自己是个大老粗,对这些风雅之物实在不甚了了,留在身边也是明珠暗投。”
“听闻您好此道,今日特意带来,请您品鉴一二,也算是为它们寻个明主。”
苏远闻言,只是微微挑了挑眉。
娄振华话说得再漂亮客气,也掩盖不住他此刻内心的焦灼与不安,这字画无非是投石问路、缓和气氛的由头罢了。
苏远并未去碰那字画。
而是先从容地接过谭氏奉上的一盏清茶。
轻轻呷了一口,然后放下茶盏。
随后。
苏远目光直视娄振华,开门见山地说道:
“娄总特意约我过来,想必是有要事相商。”
“我这个人习惯直来直往,不喜欢绕圈子。”
“不如娄董先说说具体是什么事情?
”
“等正事谈妥了我们再聊这些风雅之物也不迟。”
娄振华没料到苏远如此直接一时语塞显得有些窘迫。
一旁的谭氏见丈夫面露难色连忙笑着打圆场声音温婉柔和:
“苏主任您千万别见怪。”
“其实……就是我们家里这点让人发愁的事。”
“我想以您的眼光肯定早就看明白了。”
“最近老娄就是为了轧钢厂的前途寝食难安。”
她顿了顿巧妙地奉承了一句拉近关系:
“前两天您在交道口街道办处理那起粮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案子时我正好也在现场。”
“亲眼目睹了您如何雷厉风行又恰到好处地处置了那帮奸商真是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回去之后我就和老娄说苏主任您不仅眼光独到手段更是高超绝非寻常人能及。”
谭氏轻轻叹了口气道出来意:
“所以今天我们冒昧请您过来实在是心里没底想请您给我们指条明路。”
苏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洁的茶桌上轻轻敲击发出极轻微的笃笃声。
情况果然不出他所料。
声势浩大的公私合营浪潮让这位昔日显赫的娄半城也彻底慌了神。
待谭氏说完苏远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看向娄振华。
“娄总。”
“既然您二位开门见山那我也不说虚的了。”
“我先问一句
小说的域名caixs◒com☕(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您家里现有的积蓄足够保证日后全家老小生活无忧吧?”
他稍作停顿语气深沉地提醒道:
“老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有些时候到了该放手的时候就必须得果断放手。”
“执着于眼前恐怕会因小失大。”
娄振华听到这话身体猛地一颤。
头颅不自觉地又低下去了几分声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苏主任不瞒您说。”
“这个问题我也反复思量了很久。”
“只是……一直想不太明白。”
“具体该怎么操作才算稳妥才能全身而退。”
苏远摆了摆手语气肯定地说道
:
“这是大势所趋。”
“所有的私营企业,最终都会走上合营这条路,没有谁能成为例外。”
“现在这个阶段,还只是以劝导和自愿为主,手段相对温和。”
他的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警示的意味:
“但往后,节奏肯定会加快,力度也会加大。”
“对于那些迟迟看不清形势、顽固抗拒的,恐怕就不会再这么客气了。”
“所以,您的轧钢厂,规模这么大,肯定是重点对象,躲是绝对躲不过去的。”
苏远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出乎娄振华意料的建议:
“不过,我个人的看法是,您或许可以考虑……主动把轧钢厂捐出去。”
“捐出去?”娄振华和谭氏同时一愣,惊讶地脱口而出。
他们其实内心已经做好了合营甚至失去工厂的准备,但完全没想过“捐赠”这个方式。
苏远点点头,冷静地分析道:
“合营之后,原股东虽然还能按股份拿些分红。”
“但您娄总,真的还在乎那三瓜两枣的分红钱吗?”
“到了后期,政策很可能进一步调整,大概率会改为支付定息。”
“但您这轧钢厂可不是街边的小铺子,规模体量摆在这里。”
“一旦合营,必然走向全面的国有化。”
“接下来肯定会投入资源扩大再生产。”
“无论是工厂的级别还是生产规模,都会提升好几个档次。”
“到那个时候,您这个曾经的老板、现在的股东,位置会非常尴尬,还能坐得安稳吗?”
“牵扯越深,将来想要彻底脱身就越是困难。”
“长痛不如短痛,不如趁现在这个机会,主动、彻底地与轧钢厂切断关系。”
“以后无论厂里再发生什么变动,都跟您娄家再无瓜葛。”
“您也能借此机会,彻底洗脱‘资本家’这个名头,图个后半辈子的清净安稳。”
苏远没有把话说得太过透彻露骨,但其中的深意和预警,娄振华听得明明白白。
苏远的意思再清楚不过。
公私合营仅仅只是个开始,后续很可能还会有更剧烈、更彻底的变化。
娄振华
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他是真的害怕了。
不再犹豫,他重重地点了下头,声音干涩地说道:
“行!苏主任,我听您的!”
“就按您说的办,捐出去!”
“一个厂子而已,再怎么重要,也比不上全家人的平安重要。”
尽管下定了决心。
但想到那是祖辈和自己苦心经营多年才攒下的庞大基业。
如今却要亲手捐出去。
娄振华心中仍是百感交集,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苦涩与无奈。
对于娄振华最终做出这个符合预期的选择,苏远并不感到意外。
局势已经明朗到这种程度。
如果娄振华还优柔寡断、看不清方向。
那他这么多年也算是白混了。
苏远最后又补充了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