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大唐技术
第九十一章大唐技术
这一来,《大唐时报》的性质彻底变了—它不再是单向的宣传工具,而成了一座桥,一座让天子能听到最底层百姓心声的桥。
秦源也因此获得了一种超越所有官职的权力。
他成了**的汇聚者和代言人,成了这个时代的……无冕之王。
蓝田,格物总院的禁地。
一座巨大的厂房终年被最精锐的卫兵把守,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这里,是整个大唐帝国技术的心脏。
今天,这颗心脏将要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澎湃动力。
秦源站在一座巨大的钢铁造物前—这是他耗费数年心血,投入无数金钱与人力,才最终完成的杰作。
“开元一号”往复式蒸汽机。
与那个只能在矿场里傻乎乎抽水的“大哥”相比。
“开元一号”才是一次真正的进化。
更小的体积,源自更精密的镗床技术,能将气缸的内壁打磨得像镜面般光滑;更高的热效率,得益于新发明的“石棉密封圈”,它能完美封住活S与气缸之间的缝隙,让每一丝蒸汽都转化为澎湃动力;而更稳定的运行,则是无数次失败与改良的成果。
秦源看着它,就像看着自己最骄傲的孩子。
“点火!”
他下令。
锅炉被点燃,水开始沸腾,压力表的指针缓缓而坚定地攀升。
“轰……轰……轰……”
沉闷而有力的轰鸣在厂房内响起,那根连接着活S的巨大传动轴稳定而持续地转动起来。
成功了!
在场的工匠们爆发出震天欢呼,可秦源的目光已经越过这台机器,投向厂房外那条通往渭河的水道。
他要给这头钢铁巨兽找一个最能展现其力量的舞台。
一艘属于皇家内库的平底大驳船被悄然拖入蓝田的秘密船坞,工匠们在秦源亲自指挥下,将“开元一号”牢牢固定在船体中央,然后用复杂的传动轴和巨大的齿轮,将源源不断的动力传递到船身两侧那两个如水车般的巨大木制“明轮”之上。
这艘船,被秦源命名为—“龙息号”。
渭水晨雾弥漫,河道两岸站满了闻讯而来的百姓与官员,他们都听说今天秦太傅要在此演示一个前所未有的“神物”。
突然—
“呜—”
一声巨大的汽笛声穿透晨雾,响彻云霄,吓得所有人一跳。
只见河道上游,一艘奇怪的大船缓缓驶出。
它没有帆,也没有人划桨,船头那个又黑又粗的烟囱里正冒着滚滚黑烟,整艘船都在发出如野兽咆哮般的轰鸣。
“那……那是什么怪物?”
一个官员指着那艘船,声音都有些发抖。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那艘“怪物”两侧的巨大轮子开始缓缓转动,然后越来越快,搅起漫天水花—那艘笨重的驳船竟顶着湍急的渭水,缓缓而又坚定地向上**驶。
逆流而上!
一艘没有帆、没有桨的船,居然能逆流而上!
所有人的世界观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这已不是人力所能理解的范畴,这是神迹!
李治站在岸边最高的看台上,身边是大唐的水师将领,他看着那艘缓缓而来的“龙息号”,激动得双手死死抓住栏杆。
“太傅……太傅又一次,为朕献上了神物啊!”
为了让所有人更直观地感受这“神物”的力量,秦源安排了一场特殊的比赛—一场前所未有的,人与机器的竞速。
一方是“龙息号”,另一方是皇家禁军中速度最快的御用龙舟。
那艘龙舟上坐着百名从羽林军中千挑万选出来的最强壮士兵,他们的肌肉如岩石般坚硬,号子如惊雷般响亮。
“预备—开始!”
令旗挥下,龙舟如离弦之箭猛地窜出,百名壮士奋力划桨,动作整齐划一,充满力量的美感,在河面上划出一道优美的白浪,一度遥遥领先。
而“龙息号”则像一个笨拙、刚睡醒的巨人,晃晃悠悠地开始转动明轮。
“哈哈,那怪物不行了吧!”
岸上有不明所以的官员发出嘲笑,可笑声很快卡在喉咙—因为“龙息号”的速度在不断攀升。
两个巨大的明轮搅动的河水如同沸腾,而龙舟上的士兵力气有限,逆流划行对体力的消耗巨大,他们的动作开始迟缓,呼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