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小说网
《清穿之皇后是个数据控》

51. 封建铁拳

明朝正统年间,北京曾因漕运受阻导致米价暴涨,朝廷开仓放粮20万石,配合限制粮商利润,短期内稳定了价格。

但是皇帝似乎找到了一条新路子,张开了口袋,任由粮商把内务府每日放出的存粮买进。

珠兰听说,纳兰明珠曾献上良策,深得天子之意,此事便全权交托给他了。

怎么索额图就把这活儿让出去了?不像他风格啊。

索额图居然就只管按照明珠的要求,每日提供粮食,其余的便不管了?

皇帝的精力放在了抄家杀人上,内库再一次丰盈起来,户部大小官员的家产够三藩军务一年之用了。

珠兰麾下的掌柜们都在等着海上那下一拨粮船,他们不得不相信南下的杨期先生是真能未雨绸缪,那么早就判定了粮价会涨,还早就安排好了海路。

珠兰就很好奇,自己是因为知道后头粮食进京只在十几日间了,心里有底,不怕挣不到这一票平抑物价的能量。

那皇帝,怎么就那么淡定呢,他就开始挣粮商的银子了。

太皇太后在病中,还不忘操心大孙子的江山,把皇帝叫过来,又强调了一遍以柔克刚的道理。

皇帝也不跟病中的祖母争辩,老太太怎么说他都听着,出来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正处于叛逆期的年纪,顺风顺水的处境,遇到困难不让他冲,他是真听不进去。

内务府的粮没有流一粒到老百姓手上,很快都被明珠坐地起价,每日限量售出,以三天把粮价拉高一成的速度慢吞吞的抛给了粮商。

赤贫的老百姓吃不起粮,只好去佟国维那儿的棚子里喝沙子米糠,一天一顿,一时半会倒是还能撑着。

庄子上有趁机来招工的,南边的棚地买多了,铺子盖了三条街面的,都快盖成商业区了。珠兰的产业,就是以这种速度在各地拓展。手下太难干!

就这么着带走了一波有力气能做工的,给佟国维减少了不少负担。剩下的老弱吃的少,还不打架。

粮商们不知从哪里得了消息,晓得内务府存粮也不多,就天天加价收。

他们就不怕,南边的漕运马上就能畅通了。还是他们笃定,漕运一时半会就恢复不了?

皇帝又派米思瀚去查,限期查办,米思瀚快愁死了。

这时候又是索额图上门,给他指点了晋商。

米思瀚盯上晋商这事儿,皇帝很满意,晋商更有钱。

山西那边,比江苏还烂,趁此机会也不是不能清扫一遍。

可惜朝中大员都聪明了,任由皇帝如何挑逗,都不吭一声,一个说内务府与民争利的都没了。

十日后的淮安城暴雨如注,刑场的积水映着皂靴与囚车。

被剥去顶戴的官员们跪在泥泞中,里面什么人物都有,满的、蒙的、汉的,某些来镀金的头衔多得数不清,可皇上说了一律在当地砍了脑袋,不用带回京师。京里也砍了不少了,刑部大牢里都满当着呢。

冀如锡站在监斩台上,望着雨幕中瑟瑟发抖的人群,想起临行前康熙的朱批:查不清江南贪腐,朕把你们也筑进河堤。

我就是个工部侍郎,我为啥要在这儿砍人脑袋啊。

伊桑阿掰着手指头,快杀空了,京里来的侯缺儿的官儿不够用了,得催一催。

冀如锡掸了掸衣服上的灰,“伊老弟,咱该换地方了。”

伊桑阿:“去哪里?”

“皇上让你查啥来了。”冀如锡摇了摇头。

“户部与江苏勾连的窝案。”伊桑阿答。

淮安一地,岂能交差。

与江苏官场大地震消息一起回京的,还有天津港到货了三艘挂着葛字旗的粮船,沿途官吏报喜平价粮马上进京,乾清宫的皇帝哈哈大笑,夸葛布喇不愧第一忠君之人,而后令米思瀚提前收网。

米思翰握着从晋商票号里翻出来的证据,哆哆嗦嗦,事情复杂了啊。

这哪里是证据,这就是晋商的护身符啊。

索额图你害我啊!

此时,明珠已经把内务府的存粮都高价卖了。

葛布喇:我干啥了?哦,我家掌柜的从海上运来粮食了。

满朝文武顾不上那个江苏的事儿了,都被京中晋商搅和的米价弄的脑瓜子乱套。

一会儿涨破天,一会儿居然就又跌了。

皇上在下一盘大棋啊,目的一定是冲着前朝某些人。

有心人开始研究赫舍里家的新玩法,布局甚远啊。安亲王直拍大腿,他想着家里的福晋就是皇后亲姑姑,是不是让她多回娘家坐坐。

“王老虎,这地窖的三千石白米,可有户部的通关文牒?”佩刀抵在粮商咽喉,鎏金算盘从货架滚落,算珠砸在金砖上迸出脆响。粮商肥硕的脸颊贴着冰凉的米袋,汗渍浸透的绸衫下,正露出山西票号的借据——那上面的十万两白银,都用来买内务府的粮了。

九门提督的快马踏碎晨雾,查封十八家粮铺时,在夹墙里搜出的银票能铺满半条街。

当第一批粮商被押往西市问斩时,米价应声暴跌三成。

当刽子手的鬼头刀扬起时,人群中爆发出尖叫,王老虎肥硕的脸颊抽搐着,大人说了保我们的。

三日前还卖五两银子的斗米,此刻已跌回百文,米铺前排队的老妪正用破碗接着新碾的糙米。

珠兰恍然,难怪皇帝淡定,无论南边的粮船来是不来,他都准备让京中的粮商吃一击封建铁拳了。

这会儿前朝不干了,他们都有点兔死狐悲的义气,坚决不可令皇帝养成不教而诛的坏习惯。

怂恿清廉正直之人站出来说皇帝此举不对,不能因为经济行为给人定罪,那粮价涨了就是涨了,不能因此杀人。

“万岁!囤积乃商贾常情,何以致死?”一人跪在金砖上,官帽顶子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

大理寺少卿,山西人。此人以清廉闻名,不结党,不是朕要钓的鱼。

康熙目光扫过阶下噤声的群臣,“米思翰,把证据呈上来。”

户部尚书展开一卷文牒,在烛火下泛着血光:“粮商王老虎等所购白米,无漕运通关印、无户部榷□□,全系黑粮!”他顿了顿,“更兼其用晋商票号支银,而该票号已因'勾连外藩'被查封——所欠内务府粮款,至今分文未付。”

御史台某官刚要起身反驳,袖口突然被同僚死死攥住。那人凑在他耳边低语:“户部掌天下税赋,说你手续不全...便是不全。”为啥户部这么重要,人家是制定规则的。

米思瀚的意思是说这些人收的粮没手续,是黑粮,得充公。

然后这些人怎么死的呢,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

上一章 目录 停更举报 下一章
小说推荐: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我的科学时代 半生不熟 小领主 还爱他! 反派不想从良 非职业NPC[无限] 病美人和杀猪刀 灵卡学院 迷津蝴蝶 少女的野犬 庶女摆烂日常 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 在O与A中反复横跳 开局为神子献上名为“爱”的诅咒 从鱼 非人类夫君 新搬来的邻居 女主她是地府关系户 港夜沉迷 星际第一动物园 老爷子他飒爽又威风 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 园长!又来一批S级 任务又失败了 谁说我是明君!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被皇帝偷看心声日志后 姐姐好凶[七零] 肉骨樊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