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花溪城外
天光昏暗,积雪未融,一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近五日,林青禾一行终于抵达花溪城外。
远远望去,城门高筑,城墙之下却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灰褐营帐,冷风卷着破布旗帜猎猎作响,营地之外,挤满了蜷缩在雪地里的人群。
他们有的披着草席,有的仅穿着单衣,脚底包裹着破麻布,缩在树下、石后,或靠着断墙,像一群快要冻僵的鸦群,无声又沉默。
林青禾一行人停下脚步,整个队伍都陷入短暂的凝滞。
那是人——但又不完全像人。
太多人的面容瘦得变形,眼窝深陷,嘴唇泛紫。有人咳嗽,声音干裂如断枝;有人默不作声地望着她们,一眼便能看出那目光里裹着贪婪与疲惫交杂的生机——是对温暖、对粮食、对能活下去的一线希望的觊觎。
罗玥偷偷扯了扯林青禾的袖子,小声道:“青禾姐……这些人,是不是一直都住在这外面?”
林青禾点头,神色不变,声音却压得极低:“住在这儿的,不知道还有没有命活着进去。”
他们刚踏进营地边缘,就有人走过来问:“你们是新来的?有粮吗?城里每天只发一顿稀粥,不排队就吃不上。”他穿着两件叠起来的破袄,袄子袖口露出草绳绑的布条,头发乱成一团,眼神却还清醒。
再往里走,几堆冒烟的火堆边聚着些人,围着取暖。有孩子冻得直哆嗦,缩在大人怀里瑟瑟发抖。几个小孩在雪地里刨着被褥下的干草,找些能吃的树根和草皮。
林青山忍不住骂了句:“这是城门口,城里就没人管?”
“管?”那人嗤笑一声,“管得过来吗?城里都快揭不开锅了,管得了这么多臭要饭的?每天靠城中几个大户撑些米汤救济,城门都封了快一个月了。”
队伍陷入沉默,林青禾没有说话,只举目望向不远处的花溪城门——高大厚重,像是一道冷漠的天堑,把城里城外分成了两个世界。
她知道,他们这一行人虽然装备比起眼前的流民已算齐整,可要想进城,还得付出比脚程更沉重的代价。
但至少,他们还站着,还活着,还能谈条件。
而那些缩在营地角落、瘫倒在雪地里再也起不来的人——已经什么都换不到了。
*
林青禾没有急着安排队伍做饭,而是先让大家在临时找到的空地上安顿好,煮些热水喝,暖暖身子。
气氛沉重,周围的流民正忙着收集碎木、干草等能燃烧的东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霜雪的寒冷味道。
“先不做饭,等会儿大家喝点热水暖暖身。”林青禾低声对周围的人说,声音虽轻,却坚定。又转身去找孟阿翁。
“孟阿翁,麻烦您去城门口打探打探,看看这儿的情况,能不能进城。”林青禾叮嘱道,心下暗自担忧。
她知道,眼下进城并非易事,城门紧闭,若无合适的渠道,他们这支队伍可能无法踏入城中。
孟阿翁接过话,微微一笑:“我知道了,姑娘放心。”他缓缓站起,目光睿智而冷静,轻轻捋了捋鬓边的白发,显然经验丰富,他本能地感受到了任务的重大。
孟阿翁举步向城门走去,队伍暂时留守,气氛压抑,仿佛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的身影上。
不多时,他带回打听到的消息。
“每人需交二十斤粮食,或者十两银子。”孟阿翁声音沉沉,一开口,便引来围在火堆旁的众人齐齐一震。
空气沉了几息,随后是一片死寂。
周晓萍皱紧眉头:“孩子也要算吗?”
“没错。”孟阿翁点头,“守卫说得很明白,谁都不能少。”
魏长福先忍不住,重重一哼:“那就别进了。大不了在城外找个避风处,将就几天。眼下风雪虽大,但也不是熬不过去。”
林青山沉声道:“熬几天不是问题,问题是,这雪几时能停?咱们已经走了近十日,每日都冷得睡不安稳,如今木炭剩得不多了,城外柴也不好找,就算熬过去,也得冻脱一层皮。”
话虽如此,可大家心知肚明,愿意咬牙进城交粮的,终究还是少。
“要我们把粮食交了,那进了城吃什么?再说了,二十斤粮一个人,五十人一千斤,我们拿得出来吗?”
一妇人喃喃说着,抱着孩子往火堆近了近。
有人崩溃:“银子也行?可五百两……这不是明摆着不让人进嘛。”
有人附和:“不如守着城外营地,等风雪过了再作打算。”
营地里人声低低,忧愁浮现。大家都看向林青禾,等她拿主意。
林青禾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