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定单飞来,收获满满
第一百五十七章定单飞来,收获满满
皇上下旨,该三本书法定为启蒙教材,向全国推广。
由礼部官员到宝丰县与书商洽谈,将价格打下来,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福利。
礼部尚书接旨,跪谢皇恩浩荡。
之后,他派一名侍郎黄常青,到宝丰县出差,将这件事定下来。
黄常青带着两名仆从赶到宝丰县,见到县令尹千秋,大力称赞他办了件天大的好事,政绩斐然,将来肯定会受到重用。
话锋一转,他又称尹千秋推荐的三本书,得到皇帝的首肯,成为法定教材,今年就将推向所有私塾。
要三本书的书商立刻到县衙领旨谢恩。
尹千秋十分高兴,这事成了!派人通知贾亮、孔尚本和任贤游立刻到县衙。
三人接到通知匆匆赶来,见到尹千秋,问有什么事。
尹千秋满面春风:“好事,天大的好事。”将三人推荐给侍郎黄常青。
黄常青对三人颔首,称道:“你们心想事成了啊,接旨吧?”
三人心情激动地下跪,低头默想:真成了?莫不是做梦吧?
黄常青拿出圣旨,朗声宣道:“宝丰县推荐的《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内容扎实,插图有趣,适合作启蒙读物,经圣上考虑,钦定为全国教材。钦此!”
三**喜,接过圣旨,口呼万岁,赶忙谢恩。
接下来,黄常青与三名书商洽谈,采购三本书的价格。
尹千秋也参与了这件事。
最初,这三本书定价不一致,有十五文的,有十二文的,也有十文的。根据书的厚度,插图的多少,排版的稠密而定价。
但黄常青对这价格不满意,要三人主动降价,最好十文以内。
价格太高,不合适推广全国。
要求既经济又实惠,当然,也不是把利润挤压到无的地步,没有利润空间,谁愿意当冤大头啊?
三人拿起算盘,计算出版三本书的成本,精确到厘级,最终敲定价格,分别是八,九,十文。
相当于打一个八折。
即便如此,他们还赚钱,只是赚得多,赚得少的问题。
价格满意后,黄常青要他们各印刷百万册,到时候由礼部向全国推广,价格在半年内结清。
百万册!
三人幸福得头晕晕的,发大财了好不好?
一学期印百万册,一年两个学期,就是二百万册,这钱哗哗往口袋流,比躺着赚钱还痛快!
双方敲定价格后,又签下出版合约,礼部是甲方,出版社为乙方。
乙方负责每年提供教材,保障质量,不允许涨价,除非市场有变化,要提价也需双方共同商量。
之后,三人邀请尹千秋和黄常青吃饭,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当然了,也邀请了赵婴过来。
赵婴听说教材的事成功了,礼部还派人来洽谈,也是非常高兴。作为本书作者,必须参加这场酒席,当场向礼部官员表达自己的谢意。
席间,双方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
黄常青大力称赞赵婴写了三本好书,给全国年轻学子带来精神食粮,又称三名书商有爱国之心,连皇上也欣赏他们。
三人也是极力给黄常青戴高帽子,将他灌得酩酊大醉,三人送他回去时,还悄悄留下一些银子,以表达谢意。
第二天黄常青醒过来,发现身边有几百两银子,猜到是三人送的,本想退回去,考虑到回到京城,还需要交差,各个关节需要上下打点,难道要自己替他们掏钱?
那就借花献佛吧,便没退还他们。
心中暗暗称赞他们懂事。
事情办完,他就离开宝丰,返回京城,只等书籍印刷出来,到时候发往全国各县,再由各县发给各个私塾。
赵婴,尹千秋和三名书商一起送他,他走远了,几人才回来。
送走黄常青后,赵婴算了算自己收获多少钱。
每年两学期印刷六百万册,按平均价格九文计算,共计五千四百万文铜钱。
自己抽成百分之十五,得到八百一十万文,每一千文铜钱合一两纹银,共计八千一百两。
再加上之前三人给的九千两,总计收获一万七千两白银。
三人最少的赚一万六千两白银,最高的赚二万两白银,这还是一年的收入,以后年年如此,年年收获满满。
赵婴告诉三人,别总记着收钱,只进不出不是长久之计。要他们过年时进京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