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幕后之人(2)
乔知遥抬眼看向顾之晏,见他落座,微微摇头,回道:“无妨。”
顾之晏坐下后,侧身从案旁的小炉上,提起瓷壶,将已煎热的茶水,斟入两盏素瓷茶盏。
他将其中一盏推到乔知遥案前,动作不疾不徐。
乔知遥伸手取过案前的那盏茶,低头轻抿了一口,初入口时微涩,涩味却很快化开,转而化为一丝清冽甘甜,回味悠长。
乔知遥放下茶盏,淡声赞道:“顾大人这的茶,倒是不错。”
顾之晏闻言,手指不经意地在瓷壶握鋬处摩挲,旋即若无其事地收回。
他神色如常,淡声回道:“乔姑娘喜欢便好。今日前来,想必并非是为了和我闲话家常的吧。”
乔知遥垂眸拢了拢袖角,缓缓开口道:“前几日,我去拜访了父亲昔年旧属,那位先生也许你听说过,名唤宋连平。”
顾之晏闻言顿了一下,似是在脑海中检索这个名字,后才微微颔首:“我记得此人。”
“我与他也有过几面之缘,他是你父亲极信任的下属,有胆识也有才干。”
“当年你父亲出事之后,他便即刻请求致仕。其实以他的聪慧与才干,即便背着‘乔昶旧属’的标签,只要站对礼部的内部阵营,谨慎行事,几年后未必没有升迁的机会。”
说至此,顾之晏沉默了片刻,双眸望着乔知遥,声音愈发清晰:“但宋连平却没有这么做。”
“他致仕之时,干脆利落,对这朝廷毫无留恋。”
“我想,也许他是不愿再留在这黑白颠倒,忠逆不分的朝堂了。”
乔知遥听罢微微怔了怔,手下意识地握紧了身前的茶盏,她忽地想起了宋连平霜白的双鬓,及与他辞别时,他眼中掠过的期待与痛楚。
而自己那时,却因为心存疑虑,怀疑试探了他许久......
乔知遥的唇动了动,却终究没有出声,只是轻轻闭了闭眼,将愧疚与些微刺痛,藏于心间。
乔知遥敛了敛情绪,随即语声如常,平静道:“我拜访宋先生时,他曾提及林晟。”
“宋先生与我说,他与林晟曾有过几次交谈,然后发觉林晟此人言辞笨拙,且十分愚忠。”
“照宋先生所言,林晟那样的人,不大可能会谋反。”
顾之晏眉头轻蹙,指尖轻轻敲击着案桌,片刻后沉声反问:“你怀疑,林晟当年是被人构陷的?”
乔知遥微微颔首,应道:“我一开始并不全信他的话,但通过几次相处,再加上你方才所言,我觉得宋先生并没有必要平白替林晟辩冤。”
“此事......或许确有蹊跷。”
顾之晏低头沉思片刻,方才开口:“若林晟确是被人构陷,那这桩旧案,牵涉的便不止是乔家及边银了。”
他抬眼看向乔知遥,语气带着几分罕见的凝重:“我会让人调取枢密院中关于林晟的记录,尤其是他任职前后的调动,以及同僚评价。”
“从他的履历和行迹中,或许能看出些什么端倪。”
乔知遥略一点头,随即从袖中取出那封被拒绝“调署”请求的文函,摊于案上,并略将文函调转,使那行朱批正对顾之晏。
她指着那道朱批,语气平静如常,却透出几分早有所料的笃定:“正如我们之前预料,这道引子,果然引来了注意。”
“即使批语之人非关键所在,但能如此快地截断申调,礼部之中,有人始终在紧盯着熙六年末至熙七年初的案卷动向。”
顾之晏抬手支肘于椅侧,目光顺着乔知遥的手指望去,枝节抵于下颌,沉声道:“熙六年末至熙七年初,正是乔家案骤起,朝廷开设那条特批通道之时。”
乔知遥唇角微微抿紧,淡声道:“那段时间的案卷动向,在礼部仍是避之不及的禁区。”
顾之晏沉吟片刻,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乔知遥指腹掠过那行朱批,平稳道:“既然确定他们心中有鬼,自然是顺着这条线走下去,我接下来会去探礼部的调署流程,看是谁阻止了那封调署申请。”
顾之晏点头:“那你便放手去做,有需要我帮助的地方我定不推辞。林晟这边,我也会尽快理出些线索。”
乔知遥点了点头,未多言语,只将案上的文函折起,重新收入袖中。
她的眉目依旧沉静无波,却夹带着几分自己,也许都未曾察觉到的放松。
若并肩之者是顾之晏,倒也确实省心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