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娄振华捐厂!
秦淮茹见娄振华突然到访,面露诧异,起身问道:
“娄总,您今天过来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娄振华微微颔首,神色郑重地开口:
“确实有一桩要紧事,想劳烦秦副主任帮忙。”
“我决定将名下的轧钢厂无偿捐赠给工业部,只是这类捐赠的手续我从未经手,不太熟悉流程。”
“所以想请街道办派一位同志,陪我同去工业部一趟。”
“一来帮忙说明情况,二来也做个正式的见证。”
秦淮茹闻言,顿时怔住了,难以置信地望向娄振华,见他神情坦然平静,全然不似玩笑。
她仍觉不可思议,确认道:
“娄总,您此话当真?是打算将整个轧钢厂捐出去,而不是走公私合营的路线?”
这实在不能怪秦淮茹如此震惊,任谁听到这样的决定,恐怕都会觉得难以置信。
恰在此时,王红如主任处理完公务回到办公室,见秦淮茹仍是一脸惊愕,不由好奇询问。
秦淮茹连忙将方才的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仍带着几分困惑说道:
“王主任,您说这事奇不奇怪?”
“之前我们几次找他谈合营,他都说要再考虑考虑,态度并不积极。”
“怎么突然之间就想通了,而且还不是合营,是直接捐赠!还点名要我陪同前去。”
“王主任,这么重要的事,我看还是您亲自出面比较稳妥,我去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才好。”
王主任仔细听完秦淮茹的叙述,眼中闪过思索的神色。
她深深看了秦淮茹一眼,语气沉稳地说道:
“这有什么不知道如何应对的?”
“你只管跟着一起去,捐赠的事由娄总自己陈述。”
“如果工业部的同志有什么需要核实或证明的,你只需根据所知事实,如实说明即可。”
“放心去吧!我估摸着,娄总特意来找你,或许也是知道你和苏远相熟,而苏远在工业部那边也有些关系。”
“万一过程中真有什么需要转圜的地方,你在旁边也能帮着缓和一下气氛,沟通起来更方便。”
听了王主任这番分析,秦淮茹心下稍安,点了点头应承下来:
“那好吧,
明天我就陪娄总走一趟。”
“只是他这么快就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实在令人意外。”
“晚上回去我得先和苏远通个气万一真遇到什么棘手的情况还得请他帮忙拿个主意。”
待秦淮茹回到自己座位后王红如看着她的背影不由得微微摇头心中暗笑这丫头还是太过实诚。
对于工业部这样的部门来说接受这样一家拥有数千名职工的大厂捐赠无疑是天大的好事怎么可能遇到麻烦?
而且娄振华特意找来街道办又点名要秦淮茹陪同必是另有深意。
此事一旦传出不仅关乎工业部更可能在社会层面产生巨大影响具有提升意识形态的象征意义。
秦淮茹作为街道办代表参与见证只要娄振华在谈话时稍加提及对她今后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
此时王红如几乎可以断定娄振华与苏远必定相熟。
此番突然决定捐厂背后极可能有苏远的推动和谋划。
否则此类捐赠完全可以直接与工业部对接何必特意通过街道办还指定要秦淮茹陪同?
晚上下班回到四合院秦淮茹将娄振华欲捐厂的事告诉了家人。
除了年纪尚小、不谙世事的秦京茹之外张桂芳和陈雪茹听闻后都大为震惊。
张桂芳的惊讶纯粹是出于有人竟会将如此庞大的工厂拱手捐出。
她常听家里人说叨深知那轧钢厂是有着几千名工人的大企业自家儿子秦卫东还在里面上班呢!
突然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感到难以置信。
而陈雪茹在惊讶之余更多了几分感慨和唏嘘。
同为私营店主她更能体会这个决定背后的分量何况那可是号称“娄半城”的娄振华。
他的选择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变。
见家人都如此惊讶苏远语气平静地解释道:
“捐出工厂对当下的娄振华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
“他的产业规模太大
“以他的精明必定早做好了充分准备手中不会缺少积蓄。”
“趁此时机果断抽身免得日后被人惦记反而是明智之举。”
见苏远对此毫不惊讶陈雪茹不由心生疑窦盯着他问道:
“我怎么觉得你好像一点都不意外?”
“你和娄总交情不浅当年我们结婚时他也曾来道贺。”
“该不会……他这次捐厂和你有什么关系吧?”
闻言张桂芳等人也纷纷看向苏远。
苏远坦然点头承认:
“确实有关。”
“他前阵子来找我讨主意眼下公私合营搞得人心惶惶他心中实在没底。”
“我便建议他不必走合营的路子
听到这话旁边几人都惊呆了感觉此时的苏远简直像个神棍竟能说服他人将毕生心血捐赠出去听起来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但转念一想既然是苏远出的主意似乎又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见张桂芳面露忧色苏远知道她担心儿子秦卫东的工作温言安慰道:
“你不必为卫东担心。”
“几千人的大厂一旦捐出就成为国家资产极有可能由私营直接转为国营。”
“以轧钢厂的规模和实力上级一定会高度重视、重点发展。”
“若能直接转为国营厂对里面的工人来说反而是件大好事。”
张桂芳将信将疑:
“真的?”
若真如此那确实是个好消息。
市政府礼堂内工作会议的气氛比上次明显轻松了许多。
自从第一家公私合营店铺成功推出后其表率作用果然显现出了效果。
如今城内不少私营商户已主动找到政府表达了愿意接受公私合营的意愿。
眼下公私合营的形势一片大好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中。
而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粮价风波也已被迅速平息。
会议上市长特意点名表扬了东城区的黄卫民**:
“卫民同志这段时间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不仅成功推动了全市第一家公私合营店的落成为广大私营商户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同时东城区的前门街道也是本次平抑粮价行动中最早稳住局势、控制住价格的区域!”
“他们利用
自身的影响力,迅速将成功经验向周边辐射,最终协助全市将粮食价格稳定下来,避免了更大范围的骚乱和恐慌。
“在这里,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黄卫民同志及其团队取得的优异工作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和鼓励!
会场内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无论台下众人是真心祝贺还是暗自羡慕,此刻都不会有人表露出异议。
随后,市政府还发出号召,要求各区县向东城区学习取经。
黄卫民此时满面红光,心情舒畅。
但他心里很清楚,这次的成功完全得益于前门街道办李民生和苏远的及时应对和卓越表现。
若非他们处置得当,莫说受到表扬,能平安度过危机已属不易。
他心中暗自思忖:
“这两人能力都没得说。
“李民生同志原本就在国营企业历练过,这两年基层经验也丰富了,提到区里来应该能胜任。
“苏远嘛……能力绝对够用,就是年纪还太轻,资历尚浅。
“还是先让他在街道办主任的位置上再磨练磨练再说!
工业部气派的大门外,娄振华和秦淮茹一同出现。
昨晚得知捐厂背后有苏远的推动,秦淮茹心下安定了不少。
见娄振华面色凝重,她好意开口道:
“娄总,若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