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高考前除了新东圩港中学三个校区要做最后的动员,张总教头还要去“江宁市城东区仙林宝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做结业典礼。
仪式感这个东西,是个人都有需求,只是个体的物质基础有所不同,所以有无多寡总有参差。
江宁市城东区仙林宝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就是“张安教育”将工程设备技能培训站、城市服务技能培训站等等单位整合后新成立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横跨两市,跟“千亩园区”是同步整合的。
之前主要是挖机、推土机等等工程车辆的培训,大老爷们儿忙着挣钱,所以结业批次以快为主,现在成立了“张安房产”以及“张安建筑”之后,固定工地数量增加,也就不那么着急。
这方面还要感谢一下张叔叔,丰邑县陈庄镇过来的“陈庄工”,学习积极性极强,大概是尝到了有技术的甜头,并不着急马上就找个工地开干,而且“陈庄工”为主的彭城籍贯学员,会主动跟其它地方的学员讲一下老家谁谁谁跑出去单干结果工钱要不到等等故事,对学员纪律性建设有很大帮助。
另外一方面则是岭西省当地的武装部,终于可以稳定地给退伍军人介绍出路,乡党千里迢迢由两地武装部协同交接,基本上都是包一整节火车车厢过来。
邕州铁路局也给予了相当大的帮助,原“铁道兵”的一些退休老干部,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
所以宣传上,经过协调之后,张大安这边也无所谓邕州铁路局多分走一点名声,不差这一点儿了。
而今年“拥警拥军模范”的先进单位,就有邕州铁路局下的多个站点,央视也专门跑去岭西省拍了一期退伍军人面带笑容出去打工的画面。
镜头挺有杀伤力,火车即将出发,绿皮车的车厢上窗户打开,一个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咧嘴笑着跟送行的人挥手致意,笑得跟“许三多”一样。
央视还搞了一个标题叫作《梦想》,转头来江宁市采访张总教头的时候,张总教头表示他没有梦想,让央视过来的人风中凌乱……
差不多四十个小时抵达江宁,最忙的是岭西省各县武装部的干事们,他们兜里是没几个大子儿的,来了之后,除了要现场“踩点”看看环境,顺带在看看那群早就过来打前站的“靓仔”们混得怎么样。
见“菠萝仔”已经能开上大货车,还拿到了高中文凭,并且马上就要搞到大专文凭了,高兴得手脚都有些无处安放。
没啥好礼物,就送了一点儿田鼠干、荔枝干、墨鱼干,新鲜水果只有还是碧绿的粉蕉,别的没法带,在火车里全都能闷坏了。
“张先生,真的很感谢你啊。”
“我也是赚到钱的嘛,这两年‘菠萝仔’他们跟着我做了不少事情,**放火……”
“……”
“那肯定是不会做的。”
“……”
一个大喘气,把各县的干事们吓得一哆嗦,寻思要是这样,那还不如去“珠三角”创业呢,砍手指摘戒指,来钱多快啊。
“脏活累活,他们这群小孩子能够做下来,也是相当不容易,还是本性好。”
“也要多亏张先生提供这么好的环境啊,我们那里有些小孩子,家里要做工忙不过来,管不了,就去街上跟人瞎玩,打架**搞冰粉什么都来的。小小年纪,搞冰粉搞成神经病,还有的晚上搞过头淹死在水里面……”
絮絮叨叨地惋惜着什么,却又无能为力,看着人模人样的这些张大安的“表弟”们,有些老兵大概是情绪上来了,竟是眼眶通红,也就是靠着意志力,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张大安见状,就喊着他们喝茶,也算是缓缓情绪。
这些干事很懂分寸,不会狮子大开口,有时候明知道可以开口让张大安再松松手,多招一些人过来,但了解到这边岗位增量情况之后,也会选择避而不谈。
风格跟沙洲市那边是完全不同的,换成邱建民或者张正东,那直接就是加倍加倍再加倍,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啦。
主打的就是物尽其用,人也尽其用,什么都尽其用。
团结拼搏嘛,跟自己人拼一下子,搏一下子,那也是拼搏。
负重奋进,你都这么能负重了,再加点担子怎么了?
横竖就是野路子到底,野的地方多了,路子也就多了……
有时候张大安也很好奇,大家都是江南水乡,总不能别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就沙洲市是断肠人在天涯吧。
气质这一块,怎么形成的呢?
“关于‘菠萝仔’他们服兵役的事情,不知道现在有什么说法没有?”
“张先生放心,波仔他们体检都合格的,肯定能入伍。”
“那就明年回去一批参军,今年我抓紧时间,让他们多学点技术。”
本来“菠萝仔”他们没打算去当兵,想着趁年轻多赚点钱,但家里房子都修起来之后,张大安就建议他们不用着急赚钱,只要他没死,赚钱不是一个需要焦虑的事情。
岭西省那边各县的武装部,也是非常欢迎“菠萝仔”这批走出来的少年能够再去部队锻炼一下,出来之后,更能成为榜样。
实际上“菠萝仔”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榜样,他拿到高中文凭,村里即便有正经的高中生,但还是成为了一段佳话;后来又传出来他开上了大货车,这就是有了吃饭的手艺,这辈子饿不**,更是让村里的老人交口称赞。
今年又传说他马上要拿到大专文凭,登门的职业“媒婆”原本就不少,现在更是有了跨县而来的。
梁春波的老爸为了给儿子争面子,虽不至于说烟酒不沾,到底是“小赌怡情”也不再碰,反而跟村里的篾匠学起了手艺,几十岁的人下这般决心,内心世界的天翻地覆是可想而知的。
如今学了技术的“表弟”们又要参军入伍,对老家的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些工作上的重大成绩。
张大安也不太方便直接给这些做事的人送礼什么的,所以即便有所表示,也大多是走正规路子,“拥警拥军模范”这个头衔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但岭西省很多农业县,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荣誉。
地方上的资源即便是有不少,可要说卖给张大安,那也得先通了路才行。
岭西省的基本建设因为地理上的割裂程度较大,所以不成体系,连基本的网状结构都够呛,目前为止还是依托建国初期留下来的交通节点。
所以即便有些县乡想要拿出点东西来跟张大安做生意,也做不大,只能小打小闹。
不过因为“拥警拥军模范”这个头衔,岭西省的农科院,倒是愿意跟“张安教育”合作,一方面存了拉赞助拉经费的心思,另一方面也是怕遇人不淑,有些成果转化,给谁不是给,还不如给个至少像个人的。
“阿秋,你跟‘菠萝仔’带大家到处转转,难得来一趟江宁,秦淮河、夫子庙都去一去。让车队准备准备。”
“好的大安哥。”
唐剑秋今天当班,按照张大安的安排,带着老家过来的人临时组了个旅游团,给钱什么的不方便给,也不合适,但是安排一下去著名的旅游景点拍个照打个卡,那还是可以的。
稍微吃吃喝喝,也有本地的兄弟单位一起,不会让人觉得是**旅游。
再一个通报也很及时,各县武装部没有说这不合适那不行的,这点儿人情世故还不至于欠缺。
这时候“菠萝仔”还在路上,他最近都是跟车跑一下“沪宁线”,在沪州的疁城区有个仓库,主要是囤积“状元星”“状元金榜”等等产品,两个带行车的标准厂房改造而来,目前员工基本就是“仙林宝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出来的。
员工主要户籍地以江口省和江淮省为主,少量沪州郊区本地人,竞争倒是并不激烈,跟别家做仓储和物流的老板要带老乡抢地盘不同,“张安工业联盟”现在跟沪州本地高校也谈好了合作协议。
再加上“三连状元”名声太特殊,路子再怎么野的“道上大哥”,理智告诉他好处都是拼来的,可中国人骨子里的遗传代码让“道上大哥”们不敢得罪状元。
没有政府约谈,没有江湖讲数,什么沟通都没有,就是不敢,连“滚刀肉”滚一下的念头都收紧。
而“状元星”大卖带动的一线员工福利,更是让人没话讲。
放以前,是要老板们互相通气的,大车司机的工资定一条线,跟车跟单工资定一条线,仓管定一条线,派单员定一条线……
这算是行规,而“张安电子”算是破坏了行规。
不过发现“张安电子”“张安健康”等等单位的招工,并不直接对接社会招聘之后,又放心下来。
不在一条路上,各玩各的。
于是即便“张安工业联盟”这边一线员工的待遇超平均水平五十个点以上了,也没有影响到什么,最多就是同行的一线员工们抱怨两声,但老板们也无所叼谓,抱怨有什么用?抱怨我也不加工资啊,反正你们又进不去“张安工业联盟”端饭碗。
想要进“张安工业联盟”上班,社招在沙洲市和城东区还有,但招进来还是要走内部培训流程,跟去“仙林宝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是一样的。
沪州疁城区的本地员工,并不是就地社招,而是本地员工有亲戚经常上网,找到了“张安工业联盟”的用人模式之后,建议他们去江宁市报名,然后再去应聘。
过程其实有些繁琐,但效果非常不错,整体人力资源部门上的开支,反而比同行小得多,风险也低得可怜。
沪州最大的几个劳动中介在去年就想要打开“张安工业联盟”的合作市场,主要是行内只要水平在线的人力资源老手,都清楚今年四季度开始,“张安工业联盟”就是要大扩特扩。
光靠“仙林宝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来内部输血一线岗位,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仅“张安电子”的用人缺口,未来一年大概就有三千八百多人,涵盖终端生产、终端销售以及仓储物流,尤其是“张安工业联盟”正在制定更高规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对用人要求在学历和技能上要偏高。
这就使得现在张总教头对名下企业的造血能力还跟不上需求,发育速度太快,哪怕他已经是相当克制,但产业结构就是这样,分工一多,岗位就跟着多,而且会有放大效应。
对沪州市来说,这就是大好事,道理很简单,即便是沪州市的农村人口,普遍受教育水平也要较高一些,那么“张安电子”未来一年新增一线岗位薪酬大概在八千万到一亿。
不管落地在郊区哪里,八千万全部过来,那跟进的税收就不可能少,按照正常的消费类电子产能比重,大概能带来一个亿左右的税收。
当然,前提是全都落地沪州,梦想还是要有的。
就业自是另外一回事了,倘若三四千号人全是沪州本地的,那落地所在的区镇能直接松一口气。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沪州市真正盯上的,还是“张安工业联盟”的高端就业岗位,两边高校群是处于竞争生态位的,涵盖面几乎囊括全工业农业金融业等等全社会生产活动。
不过有竞争也有合作,张大安的名声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商业成果,跟江宁市高校群的合作,目前软硬件也只是初有成果。
但即便是初有成果,《神屠》今年很有可能冲八个亿的营收,以及“状元星”更加逆天的二十亿到四十亿的规模,也足够吸引沪州市高校群靠过来谈合作。
这光景“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筹备上市,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断有沪州市的产学研相关单位加入的,催促“张安健康”扩大规模的金融机构,主力就是沪州市的大玩家。
毕竟“张安健康”实在是太适合在股市上讲故事了,对于大玩家来说,“张安健康”完全可以发展成更加独特的本土“安利”,他们其实也想不通为什么江宁市这里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赚个六千万一个亿好像就特别高兴了。
他们哪里晓得,过往种种心酸,委实不太方便被外人知晓。
动静早就有过的,跟张总教头的斗智斗勇,最后结果真是一片狼藉。
城东区送了几十个人去吃“皇粮”,这才有了现在安定祥和的发展环境,要不“张安工业联盟”以及“张安工业园”根本就不会诞生。
初创公司来这里,绝不仅仅是政策上的扶持,还有一些设备,可以从“张安工业联盟”来租,包括不限于超级计算机。
不说光学研究那些价格逆天的实验设备,仅声学一个比较常规的标准测试实验室,全套设备最少最少也要两千万。
当然过了十几二十年会便宜一点,大概百八十万就能搭建一个,但那也是因为国产设备发展了起来的缘故。
现在嘛,除非跟声呐研究所或者其它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否则初创公司基本上没有太好的办法。
不可能租到的,得有介绍信。
所以通常情况下,都是留学日本、德国、美国进行深造,科研人员的黄金期就那么一点儿时间,倘若不把握机会,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这还只是专业方向的研究,如果细分到材料应用领域,一个化合物一个化合物测试过去,每年不烧个两三千万很难有产出。
而且烧经费的过程中,理论研究也要跟上,数据模型是要有应用场景的,同时验证理论的过程中,在当下的科研活动中,超级计算机几乎是标配,参数越多电费越多。
因此国内新世纪前后的科研人员,选择余地其实非常狭窄,要么憋大招,要么出去刷金币。
非顶级科学家的归国比例较低,其实说白了还是筹码问题。
现在有人能在小众领域解决一部分设备和经费问题,那么自然就吸引了一部分犹犹豫豫的高端科研人员选择**。
多条路子多个选择,这些人从沪州来“张安工业园”创业,其实也是给同门师兄弟探探路,能趟出一条路来,那就真走宽了。
所以通常来说为了拍张大安的马屁,一些务虚会议,沪州来的科学家更愿意给张总教头撑撑场面,把“张安工业联盟”的格调刷了上去。
在安排好岭西省过来的各县武装部干事们的行程,又结束了“仙林宝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本批次学员结业仪式,张总教头拉满的行程还得去江宁市里参加一个工业化发展学术交流会。
都是各方大佬带人过来讨论讨论,张大安是“产学研一体化”在江口省的头面人物,自然也是大佬。
其实放在以前的话,是祥泰市的工程院院士出马,但产业内容比较有限,局限在土木类,所以“三连状元”异军突起之后,江口省这里基本上就是张总教头做招牌。
一个院士在这年头,还烧不了一个亿,跟张总教头这种打算拿二十个亿出来陪江宁高校群玩一玩的,还是没办法比的。
更何况二十个亿不过是开胃小菜,“张小白科技有限公司”上市之后就是奔着千亿市值去的,“韭菜们”怎么攒预期且先不提,反正圈来的经费,预计是要花掉百分之十到二十。
还是很吓人的。
不过因为烧百八十亿比较有魄力,“长三角”这里等着认购的游资们,反而信心比科学家还要足。
科学家哪儿懂怎么用钱生钱啊。
下午行程定好之后,沪州来“张安工业园”开公司的几个科学家,就跟着张总教头进了会场。
他们的作用就是凑数,属于“啦啦队”,为的就是表明张总教头说得一点都对。
会上轮流抛出观点,不过主要议题就是“工业化新阶段的产业**方向”,各有各的观点,但整体上都是趋同的。
不过毫无疑问,这次过来旁听会议的一部分人,显然不是为了这些趋同的观点特地从京城来一趟江宁。
张总教头之前狗叫什么“工业文明3.0向4.0迈进”,现如今也被相当数量的务虚幕僚们采纳了概念,江口省这边青年团体的文宣渠道,已经开始使用了这个概念来发表社论。
比如今天早上的报纸,就有一篇名叫《我们正处在工业文明3.0的时代》的文章,作者“江东”,其实就是老陈自己执笔,还是相当有力量的。
如今跟老陈混一堆的,江宁大学的几个中生代社科专家,也来到了今天的会议现场。
也不需要他们发言,就是做个人形记录仪,然后在润色一下,搞成文章之后,转交给老陈“斧正”。
张总教头也没废话,他现在是诸多光环加身,“暴论”频出也不影响什么,有什么问题,跟他不断膨胀的资产还有社会影响力去说吧。
“在新技术应用不断谋求扩大市场需求的当下,我认为在未来十到二十年的工业化新阶段中,会有以下几个大类,会对工业化大生产和工业化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新阶段的信息化广泛传播,将缩小空间交流上的距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产品,会像过去个人电脑从先发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一样,再次复现,并且速度将会更快,因为互联网的诞生,让扩散不再二次依赖新的硬件载体。同时,在信息化新阶段的应用,会加快智能化的应用,正如人类要解放双手一样,在新阶段中,快速迭代更新的技术应用,自然需要二次解放人类的双手。所以,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大类产业,就是信息智能化产业。”
“第二,新能源技术,包括了核能、风能、太阳能、氢能等等,但主要形式,依然还是发电,也就是电能。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先发国家的**经济诉求,必然会建立一系列的国际规范,其目的本质就是锁死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可能性。但是,我们是例外,过去不仅不在以美国为首的先发国家经济体系中,也不在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体系之中。在经济依存度较低的情况下,是无法快速在我们内部产生重大影响力的,这需要时间的沉淀。”
“但是,正因为如此,技术上的碰撞,是必将到来的,并且一定是以产业集群碰撞为标志。不管是太阳能还是风能,不管是核能还是氢能,都是如此。我们只要在其中一项展现出斗争的决心,那么另外几项,就能相对轻松地谈合作,以斗争求和平的规律,在经济利益的争夺对抗中,是适用的。”
“我判断,在欧元和美元的大战告一段落之后,掌握一部分新能源技术优势的欧洲,必然会通过已经建立的国际规则,同我们进行一场较量。以现阶段的产业分布来看,太阳能的可能性极大。”
“但不管如何,新能源技术的话语权,是必须要去争夺的,只有争夺话语权,才能更好地扩大新技术在本土的应用,也就能进一步吸收更多数量的工业化人口。”
“这基本上算是决定了未来工业化新阶段,谁将掌握全球最大的影响力。”
张总教头提到的这两点,其实三大工业区都是有共识的,区别在于资源往哪里多倾斜一点。
科学院的主张是前者,工程院则是希望后者,跟立场的关系不大,主要是技术突破上的押注,看哪个会产生深远影响。
正常来说科学院更愿意推动基础科学研究上的发展,但这几年经费充裕之后,思维转变肯定是有的,院士们也需要跳出既有的学科发展来考虑问题,研究面向产业、社会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信息化和智能化,或者说信息智能化的未来愿景,早在十年前就有顶级学者作出了预判。
这个预判跟作出汽车产业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换赛道的科学家是同一个人,影响自然是是深远的。
现在张大安再这么扯一扯,那么别的地方先不谈,江口省肯定是要两条腿走路的。
国家的产业规划都是大兵团作战,甚至有点儿长期“养蛊”的意思,江口省在张大安提到的两个领域,都是“战败方”,被按在地上摩擦的那种。
主要是省里“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频率太高,跟京城几乎是同步的,所以省内产业专家和企业家,更愿意投资沪州拉起来的项目。
如今张总教头老话重讲,那就是要另当别论,相信他的判断是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121xs.xyz】